一、故事
一天的劳碌过后,以一碗香喷喷的排骨犒劳努力的自己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红烧排骨
豆瓣与酱油,肥瘦正好的肋排在猛火的催促下融合成香浓的佳肴,定义着生活的美好。
碗内排骨渐少,想起了一个过去的故事,关于排骨的故事。
话说在川滇黔交界处的某个茶马古道上的驿站,有一家专做糖醋排骨的饭店。每值饭点,食客络绎不绝。
一桌客人一盆色香味俱全的糖醋排骨,照例以包谷烧送。大概是艾芜《南行记》中描述了众口啖排骨,众口啐骨头的热闹场景。
作者记录到:始入店中,“嘭嘭”之音不绝,如机关枪扫射。好奇探究,却发觉是食客们啜掉排骨上的肉,鼓动腮帮,将骨头狠狠地吐到饭店的墙壁上,那壁头是木板做成,可不发出连珠声响!
这吃东西吃得相当市井,茶马古道行脚人的粗野性情便在这绘声绘色的记叙中形象地呈现出来。
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可故事发生时的茶马古道,现成倒还是有,那便是南山上的黄葛古道,而黄葛古道上还真有驿站,那便是黄桷垭老街。
二、黄葛古道
黄葛古道,始于唐朝,盛于明清。是历代商旅的必经之路,被称为重庆的“丝绸之道”。
古道挑夫
一踏上这条林深草密的悠悠古道,就像有一只神奇的手把时钟无休止地倒转了无数个年头。
耳畔传来马帮赶路的“得得”蹄音,负重攀爬的挑夫沉重的喘息依稀可闻,有小贩高声的叫卖穿透山林…
眼前是匆匆旅人脚下卷起的尘土,路边的包子铺缭绕着葱香扑鼻的蒸汽。前方山坡上,垂髫之年的三毛蹦跳着跑下来,然后又慌忙闪到路边,看着拉成一字长蛇阵的川军,闷声不响地制造了一片铁血的悉索,要上抗日的前线…
青青故道
这条青青故道,真的是故道,有多少人从这里走过,从此不再回来!
你眼中所见,只是碧绿的草,苍翠的树,长满青苔的石阶;历史就躲在它们后面,无数人扬起过的风尘在它们背后沉淀…
三、黄桷垭老街
黄葛古道往上,就是黄桷垭老街。
老街标志
在过去,跋涉过崎岖山路后,行脚商旅通常会选择在此歇脚,调整状态,才好奔赴下一段旅程。
与歇息相关联的时间通常是夜晚。因此,黄桷垭老街的体验时辰也最好设计在晚上七点以后。那时候,这里灯火通明,错落起伏的街道就是惯掐悬念的说书人嘴里的精彩。
整条古老的街道泛起橙黄色的亮光,便如岁月的沧桑;家家户户门前高挂的红灯笼又将这种刻意的迷茫释放,独留下温情脉脉的人间烟火气。
老街夜色
黄桷垭老街超过600米长,175栋风格独特的巴渝建筑星罗棋布于两旁。每一栋都写满过去的故事。
顺着温暖的灯光,沿着街口向里走,首先便来到了孔香苑。
孔香苑
孔香苑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恶名在外的“孔二小姐”是它曾经的主人。至于孔二小姐是谁,当年在重庆的大街上与云南王龙云公子对射的混世魔女,宋霭龄的二千金,宋美龄的干女儿。
孔香苑是怎么成为孔二小姐的财产的?原来这里本是黄桷垭最高档的黄葛饭店,得罪了孔二小姐惨遭查封,然后孔二小姐轻松“竞得”了饭店,因为无人来争。更名为“孔香苑”。
过孔香苑,路过张京营寨,途经谢家大院,便可望见映衬在灯光下的贵州商会馆。晚风轻轻吹动廊房的灯笼,也拂去了曾经的门庭若市。
贵州商会
这里过去是无数商人歇脚打尖的所在。门前骡马成群,行人如织。而今天,它已经彻底丧失了接待商旅的功能,而仅作为一个供人缅怀往昔的场所而存在。它被加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暖调的灯光印衬着今天城市的繁荣,大红的灯笼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经过贵州商会馆再走几步,便来到了大夏驿站。
大夏驿站
大夏驿站曾被称为“渝黔古道第一栈”,如今成了文创商店,完成了一次最遥远的跨界。
但是,从前的痕迹只要你够仔细,便能在门前的青石砖瓦,撑在阁楼的油纸伞上发现不少蛛丝马迹。
在黄桷垭老街的某条侧巷内,还有三毛故居,但夜色迷离,不适宜登门拜访。撒哈拉的故事,还是白天来讲更有意思。
认得出古楼,认不出老宅,其实没什么关系,在这条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老街夜色中流连,能感受到一种受限的璀璨。
登高
心中有意,老街也非无情。
在古朴的石板道徜徉,登上街上最高处俯瞰,忘记此时此地的即时,文化的情绪便辅导你展开了历史的书卷,在时空错乱的瞬间,想起过去的“排骨打木壁”来。
也有诗在这明亮又暧昧的夜色老街上被自然而然地念出来: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发现重庆之美”重庆市2020年城市管理成果评选活动中,南岸的黄桷垭老街和弹子石老街一起,被评为了“重庆最美街巷”,其历史价值与如今风貌,确实也没辜负这个显赫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