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蛊之祸中,太子刘据真的无辜吗?《资治通鉴》为何不提冤不冤?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在位后期发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当时汉武帝年老体衰,多病缠身,他怀疑有臣民使用巫蛊邪术在诅咒他,于是命宠臣江充彻查巫蛊案。结果江充查出涉案人员多达数万,其中还包括了太子刘据。由于当时汉武帝本人并不在京城,而江充在查案过程中又普遍采用刑讯逼供等手段。太子刘据担心江充强行嫁祸将会使自己处于极不利的地位,于是便以诛杀江充等人为名起兵。汉武帝得知刘据起兵消息后大怒,便亲自出手镇压。刘据兵败后自杀,“巫蛊之祸”最终以血流成河的方式宣告结束。

后人在谈到“巫蛊之祸”这段历史的时候往往认为汉武帝年老昏聩,江充卑鄙小人,太子刘据冤枉。可是仔细解读此事却会发现事情也许并没有那么简单。今天夜读史书就以《资治通鉴》中对此案的记载来与大家一起聊聊“巫蛊之祸”中那些扑朔迷离的“真相”。

汉武帝早年对刘据非常喜爱,在刘据只有7岁的时候就册立他为皇太子。然而刘据性情温和恭谨,不像他的父亲那样拥有雄心壮志,汉武帝对此颇感失望。

后来汉武帝对自己其他几个儿子越来越宠爱,有意无意间就冷落了刘据。公元前94年,汉武帝的宠妃赵婕妤(钩弋夫人)怀胎十四个月后生下皇子刘弗陵,汉武帝非常高兴,他对身边的人说:“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于是将钩弋夫人寝宫外的大门更名为“尧母门”。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此事做了这样的评价:“为人君者,动静举措不可不慎,发于中必形于外,天下无不知之。当是时也,皇后、太子皆无恙,而命钩弋之门曰尧母,非名也。是以奸臣逆探上意,知其奇爱少子,欲以为嗣,遂有危皇后、太子之心,卒成巫蛊之祸,悲夫。”尧是上古圣君,汉武帝将幼子刘弗陵和尧相提并论,这给太子刘据带来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刘据是皇后卫子夫之子、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早年卫子夫得宠,卫青又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所以刘据的“腰杆”算是非常硬。可后来卫子夫年老色衰,失去了汉武帝的宠幸,卫青又英年早逝(据史料推测大约48岁左右)。刘据背后最强大的两股力量都逐渐失去了依靠,这对刘据来说又是一次更重大的打击。

公元前92年,“巫蛊案”拉开序幕。当朝丞相公孙贺(公孙贺的妻子是卫子夫的姐姐)和他的儿子公孙敬声遭诬告被捕后死于狱中,汉武帝还下令将公孙氏一门灭族。同时受此案牵连被诛杀的还有阳石公主、诸邑公主以及卫青之子卫伉等人。此事过后,卫氏家族在朝中势力损失殆尽。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都因此感到惶惶不可终日。

公元前91年,汉武帝离京巡幸甘泉宫,并命江充在京师彻查巫蛊案,“巫蛊之祸”由此全面爆发。史书中记载说江充在宫中挖地三尺,“太子、皇后无复施床处”。然后江充在太子宫中找到大量巫蛊木人,太子因惧怕而起兵造反。从这段描述的前后顺序来看,太子起兵好像是被逼无奈,然而仔细深究却发现有不少细节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首先,早在“巫蛊之祸”牵涉到卫子夫、刘据之前,他们母子二人的地位就已经是岌岌可危了。以他们当时所处的尴尬位置,怎么可能对来者不善的江充毫无防备?即便皇帝下令彻查,那他们派侍卫盯着江充等人挖掘总没问题。皇后和太子这种级别的人物,哪是江充这样一个专案组组长就能随意嫁祸的?所以江充在皇后、太子宫中找到巫蛊木人未必是子虚乌有的事。比如《汉书》中对此事的描述就一句话:“充遂至太子宫掘蛊,得桐木人。”《资治通鉴》则既不说有找到,也不说没找到,只引用了江充的原话:“于太子宫得木人尤多,又有帛书,所言不道;当奏闻。”

其次,汉武帝晚年不断打压皇后、太子的势力,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太子刘据当时已经是一尊要过江的“泥菩萨”,废或不废只在皇帝的一念之间。所以,刘据有充分作案动机通过巫蛊诅咒他的父亲。后来暗的不行就来明的,即起兵造反。

最后,刘据起兵也不能算毫无准备。他第一时间与母亲卫子夫取得联系,然后母子二人调集宫中卫队控制住长安,同时释放长安城内的囚徒组编成军队,短短几天就拥有了一支数万人的大军。要知道在唐朝的“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经过精心谋划,满打满算也只凑出了一支不到一千人的部队。在京师重地几天内能凑出数万人的大军,这哪是光凭太子一时热血振臂高呼就能做到的事情。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巫蛊之祸”的总结是这样写的:“古之明王教养太子,为之择方正敦良之士,以为保傅、师友,使朝夕与之游处。左右前后无非正人,出入起居无非正道,然犹有淫放邪僻而陷于祸败者焉,今乃使太子自通宾客,从其所好。夫正直难亲,谄谀易合,此固中人之常情,宜太子之不终也!”这段话的核心意思就是说,汉武帝没给儿子找好老师,导致太子交友不慎,最终酿成惨剧。司马光的这个总结前后一句都没有说刘据是被冤枉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代表了司马光对此事的观点。

综上所述,刘据在“巫蛊之祸”中未必就真是一个被江充栽赃嫁祸的角色,光以这件事来说,刘据可能真的不冤。后来汉宣帝(刘据之孙)给刘据追谥曰“戾”,所以后世都称刘据为“戾太子”。根据谥法解释:“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汉宣帝作为刘据之孙,给自己祖父追了这样一个恶谥,从某种程度上也是承认了刘据在“巫蛊之祸”中扮演的角色。

不过话又说回来,刘据之所以一步步走上绝路,主要还是由于汉武帝步步紧逼所致。汉武帝晚年修建“思子宫”以寄哀思,可能也是后悔自己当年对太子刻薄寡恩以致造成了“子叛父,父杀子”的人间惨剧。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