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卡尔·马克思说过:“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自打人类有了交换、互通有无的历史以来,金银就一直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媒介。
这里的金银未必就是黄金、白银,可以算贵金属的统称。
在中国,在经济活动中起这种作用的就是铜钱。
迄今为止,我们形容一个人富有,还说他“腰缠万贯”,这里的“贯”指的就是一千文铜钱。
虽说古代很早就有“贯”这个计量单位了,但等“贯”成为基本的、日常的计量单位,还要等到宋元时代。
因为,宋朝的经济有了井喷式的发展,这个道理很好理解。
和过去几十年,我们形容一个富豪是“万元户”一样,如今在胡润富豪排行榜上,哪个富豪没有个几百亿身家,都不好意思上榜。
但是,蹊跷的是,别看宋代经济这样发达,竟然也闹起了“钱荒”!
01
经济发达闹“钱荒”是为啥?
“钱荒”就是没钱了,我们理所当然想到是经济太落后。
这个答案放到个人身上是没问题的,因为你入不敷出,不闹“钱荒”才怪。
但如果放到国家这个体量巨大的经济单位的时候,还真不是这回事。
大英帝国是伴随着地理大发现兴起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它有着广阔的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金银财富,然而却经常缺钱!
一开始,他们认为是市场上假的银币横行,导致了百姓们把足值的、真的银币藏起来,“劣币驱逐良币”,造成了市面上的货币短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找到了一个人——牛顿,你没看错,和那个科学家牛顿是一个人!
牛顿以科学家的严谨,发行了新的银币,在新银币的外形上,设计了一个不明显的凹槽。
这下子,揪出了很多不法商人,牛顿对这些人处以极刑,还亲自监斩。
然而,这个问题并没有遭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
因为牛顿虽然相信上帝,却没有开上帝视角,他并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
彼时地球另一端的大明王朝,张居正主导了一系列的改革。
恰逢明朝那时候废除了海禁,这样在对外贸易中,大量的白银不断涌入。
所以,近代英国的“缺钱”完全是因为白银外流引起的,钱多了就都有消费的欲望,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成了近代西方喜欢的商品,这样大量的白银就涌入了中国。
流入中国的多了,留在英国的自然就少了,这才大英帝国缺钱的根本原因!
02
英国的痛,也是大宋的痛
英国的这个苦恼,在一千年前的大宋,同样发生过。
在北宋哲宗朝的一个秋天,明州的市民突然发现“城中无一文小钱可花”。也就是说,杭州市发生了钱荒,以至于市场上连一文铜钱都无法找到。
实际上,不仅仅是哲宗时期,在整个赵宋王朝统治时期,钱荒现象始终如影随形的困扰着大宋君臣,无论是发行铁钱还是发行纸钞,都始终无法解决这个超级难题。
而且更为讽刺的是,钱荒问题始终无法克服,竟然也是因为宋代的经济实在是太发达了。
当时的宋人对钱荒现象感到非常疑惑,甚至很多时候,还会出现物价上涨和钱荒同时发生的现象。
这就显得更矛盾了:既然钱少,按道理物价应该不贵才对啊,为什么物贵和钱荒会同时发生呢?
为此宋人找了很多原因,试图解释钱荒产生的根源,而在宋人所寻找到的诸多原因之中,最具说服力的,莫过于因外贸而导致的通货外流。
比如开头所提及的明州地区的钱荒,就与日宋贸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日本商船途径明州时,就在近海抛锚停泊。
而有钱人的便利用小船,靠近这些日本商船进行贸易活动,丝毫不忌讳别人的眼光。
日本人十分喜欢铜钱,那些海边的居民都贪恋日本商船上的新奇宝物。
如果那些宝物原本值一百贯铜钱,那么他们仅仅用十贯铜钱就可以从日本商船上买到。
也就是说,日本人看上了宋朝的铜钱,以低价出售日货的方式,来大量收购,囤积铜钱。
一艘大的日本商船,能将数万贯的铜钱带回日本。也正是因此一天之内明州的铜钱便消失了。
那么流入日本的铜钱数量到底有多大呢?
据小叶田淳《日本货币流通史》统计:在日本28个地方出土的中国铜钱多达552,000枚,宋钱占总数的82.4%。
据说当时甚至因为宋钱的大量涌入,产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
一边是因为铜钱的大量外流而通货不足,另一边则是因为铜钱的大量涌入而产生通货膨胀,这也真是一件非常讽刺之事。
03
为何对外贸易会导致钱荒
对外贸易会导致钱荒,这无疑与宋代的经济政策有很大关系。
与大多数中国的封建王朝不同,宋代的赵官家和士大夫们对于对外贸易极其重视。
公元1080年,宋神宗的朝廷就制定了《广州市舶条法》,支持有朝廷背书的官商,出航到沿海各国开拓市场。
除了日本、高丽等传统的贸易伙伴之外,来自阿拉伯与波斯的外商也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他们的帮助下,宋朝的商船很容易就抵达占城、真腊、三佛齐、渤泥等南洋小国,最远还能触及波斯湾或东非海岸。
虽然出口主力依旧是丝绸、瓷器、各类纺织品、茶叶,但是在交易这些物品的过程中,作为交换媒介的铜钱,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铜钱也就自然而然的会随着贸易额的不断增加而不断的外流。
那么,为什么对外贸易不仅没有能换取更多的外汇,反而导致了货币的外流呢?
这其实和贸易双方在贸易关系中的相对地位有关。
一般来说,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总会有较为弱势的一方与较为强势的一方。
而在这个过程中,较为强势的一方的货币,会如流水一样,伴随着贸易活动不断的流向较为弱势的一方。
在一个由多个贸易体所构建的贸易网络中,如果存在这样一个比其他的贸易体都更强势的一方,那么其的货币必然会伴随着贸易活动,流向贸易网中的其他贸易体,并且最终成为这个贸易网中的主要货币。
现在美元在世界贸易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便是最好的例子。
换而言之,宋朝在外贸活动中,之所以会产生通货大量外流的现象,恰恰是由于其强势的经济地位,为铜钱这一通货提供了强有力的信用背书,大家都对大宋的货币购买力有信心。
那样,便会默许或者说更倾向于用铜钱结算,所以才会大量外流。
这就颠覆了我们以往对宋朝的一个印象,貌似宋朝除了军事上经常被人摁在地上摩擦外,其他方面都是历代王朝之最高,尤其是“不差钱”。
可没想到,宋朝一直在经历“钱荒”,这也可以算大宋王朝崩盘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