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明朗,行业竞争激烈

这几年,消费电子产品领域里的可穿戴设备炙手可热,其作为电子产业发展的新热点引发广泛关注。

国内可穿戴设备市场长期保持稳步增长趋势。知名市场研究机构IDC披露的《2020Q3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达到3,293万台,同比增长15.3%。这是国内可穿戴设备市场走过的又一个稳步增长季,在持续的稳步增长趋势下,国内可穿戴设备消费市场渐成规模。

可穿戴设备不断明确的产品定位和多元化的消费分级

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逐渐成型的过程是一段厂商们不断明晰产品定位的"试错史"。

早期的可穿戴设备始终摆脱不了"智能手机"的影子。且其存在的意义在于"取代"智能手机。

拿早期的智能手表来说,硬件厂商们将智能手表单纯的理解为袖珍款的腕表式智能手机,配合eSIM卡,智能手机所拥有的通话、短信、拍照、视频、音乐等功能,它都能实现。这类可穿戴设备本质上依旧是"智能手机",除了视觉形态上的差异化,我们看不到它所展示出的不同于智能手机的产品特点。

消费市场是考量产品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疯狂试错过后,硬件厂商们逐渐找到了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定位,同时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了多元化的消费分级策略。

儿童型可穿戴设备主打多重定位,智能防丢,历史轨迹、双向通话,SOS求救,远程监听,等功能;老年型可穿戴设备主打亲情通话、紧急呼救、精准GPS定位、心率监测、久坐提醒、吃药提醒等;成人型可穿戴设备支持蓝牙同步手机打电话、收发短信、监测睡眠、监测心率、久坐提醒、跑步记步、指南针等。多元化的产品定位覆盖更为广阔的消费群体,可穿戴设备的接受度和渗透率逐步提升。

智能手机战况胶着,厂商渴望找到新的增长抓手

逐步清晰的产品定位和多元化的消费分级策略奏效后,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潜力显现。在另一个维度智能手机市场战况胶着的状态下,可穿戴设备市场吸引了众多手机厂商驻足。

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供应链能力、渠道优势、品牌效应等,手机厂商中的苹果、华为等很快跻身头部可穿戴设备玩家行列。IDC的报告中,华为、小米、苹果分别以941万、724万、586万台的出货量位列2020Q3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前三名。

可穿戴设备市场头部寡头已经显现,但同时持续有手机厂商踏足其中。今年3月,OPPO 发布了旗下首款智能手表OPPO Watch。9月,vivo 发布旗下首款智能手表 vivo WATCH。几天前,中兴手机宣布将回归中国2C市场,其"1+2+N"的智能终端产品布局计划也明确的提及了智能穿戴产品。

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市场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为2630万件,到了2020年第三季度,仅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就达到3,293万台。这表明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潜力在逐步释放,不断涌入的新玩家指明亦能说明这一点。在明朗的市场前景和激烈的行业竞争状态下,未来,可穿戴设备市场大有可为。

文 丨 李民民 丨大叔丨 科技发烧友丨撰稿人 丨 伪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