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是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上夺来的,靠的是以“清君侧”(讨伐皇帝身边的奸臣)为借口发动的“靖难之役”。在民间的语境中,明成祖朱棣能登上皇帝宝座,靠的全是一个和尚。
▲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
这和尚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道衍和尚。道衍和尚俗家姓姚,朱棣做皇帝之后赐名姚广孝,又封他为太子少师,世称“姚少师”。在普通百姓,甚至很多官员的心中,这位“姚少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医药明算卜,简直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朱棣这个篡位之君,是靠着这位神人的帮助才能坐稳皇帝宝座的。
朱棣在北京做藩王的时候,面对即将被侄子朱允炆削藩的严酷局面,还在犹豫是否要起兵夺位,毕竟是造反,名不正言不顺。
有一天,道衍和尚离开驻锡的寺庙来到朱棣的燕王府上,冬天的北京城冷极了,朱棣见到窗外的冰柱,随口出了一个上联,“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这上联是个拆字联,“冰”字右边是“水”,左边有两点,所以,“水”字加上点才是“冰”,而另一方面,流动的水要达到一定的外部条件才能结冰,这个上联出的可谓巧妙至极,由此也能看出朱棣在文化上的修养来,而不仅仅是一个不通文墨的马上皇帝。
▲大明成祖朱棣,收复安南,五征漠北,招抚女真,郑和下西洋开创万国来朝局面,编撰《永乐大典》保护汉文化
没想到,道衍和尚听了上联,略加思索,马上对了一个下联,“国难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朱棣听了,先是一笑,紧接着一惊,继而又是一喜。道衍和尚这对联对的工整,“王”字出头一点便是“主”,对上加点成“冰”的“水”字,可谓严丝合缝,而道衍和尚文思巧妙,立马就对上了朱棣的上联,朱棣自然赞许地一笑。可是,往深了一想,朱棣大惊,这道衍和尚的下联,分明是让自己起兵造反,去夺皇位啊!不过,再仔细一想,朱棣又心下暗喜,这道衍和尚是铁了心跟着自己干的,得了这位神人的辅佐,天下何愁不定啊。
不过,朱棣嘴上还是对道衍和尚说:“不许胡说,这可是造反的事!况且,当今天下太平,皇上(建文帝)治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这些正是民心所向,就算起兵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啊。”言下之意,就是告诉道衍和尚,我有起兵的想法,可是民心不可违,不然我早就起兵了。
道衍和尚急中生智,告诉朱棣说:“我略懂一些卜卦之事,我看到天命在燕王您这一边。道衍我不懂民心,只知道天命。您燕王是天命所归,民心不可违,难道天命可违吗?”
朱棣虽然嘴上还是一个劲儿地让道衍和尚不得胡说,却没有丝毫责备他的意思,因为内心已经十分认同道衍和尚的说法了。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明朝开国皇
帝有人说,早在朱棣刚就藩北平不久的时候,他就和道衍和尚相互勾结在一起,觊觎皇位了。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的大脚马皇后去世,由于马皇后的贤德,朱元璋与下面的各位王爷都十分悲痛,那些已经在首都以外就藩的王爷,大多请了一位得道高僧,在当地的寺院诵经念佛,追荐马皇后。据说,道衍和尚第一次见朱棣,就觉得朱棣是人中龙凤,相貌贵不可言,于是主动去了朱棣所在的北京,名为诵经,实则与朱棣筹划夺位之事。
这说法略显荒唐,朱棣当时二十出头,就藩北平刚刚两年多一点,根基尚浅,在军队中也没有任何威望。而当时朱元璋正值壮年,威望、精力都在顶端,并且朱棣的大哥——太子朱标、二哥、三哥都在世,哪一个不是比他更有影响力的人物,要说朱棣那时就有夺位的想法,恐怕借他个胆子他都未必敢。
不过后来,朱棣的大哥、二哥、三哥相继去世,朱元璋临死前把皇位传给了长孙朱允炆。这下,威望、实力的对比就出现了不平衡的情况,朱允炆刚二十出头,没有任何治国的经验和威望,而朱棣就藩北平将近二十年,亲自带兵远征漠北,在北方的军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可谓“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靖难之役形势图
这个时候,朱棣无论是从个人资格、能力,还是从皇家伦理位序上,都是老大,他不会甘心做一个本分的臣子了。加上朱充炆要进行削藩,就算没有道衍和尚从旁煽风点火,恐怕朱棣也不会任人宰割,让侄子削藩之后把自己监禁起来。加上道衍和尚不时旁敲侧击,朱棣更是坚定了起兵夺位的决心。
道衍和尚学究天人,历史上颇有人称他为“披着袈裟的政治家”,这是比较中肯的评价。朱棣得他辅佐,也是相得益彰,而道衍和尚在整个“靖难”的过程中,厥功甚伟,朱棣登上皇位之后,把“靖难”的首功给了他,可见道衍和尚对于朱棣登上皇位,是出了大力的。
所以,要说明成祖朱棣登上皇帝宝座,全靠一个道衍和尚,当然是不确切的,朱棣自己文韬武略,亲自带兵深入漠北,在北方军队中享有崇高威望,又是皇家伦理位序上的老大,自然有资格、有能力一争皇位。
而他得道衍和尚的辅佐,却是如虎添翼。道衍得遇明君,朱棣幸得贤臣,开创了一个“永乐盛世”,也算是一段佳话。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 左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