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大文学家鲁迅开始是学医的,后来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提到鲁迅很多人都会想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80后和90后都在小学和初中的课本中学到不少鲁迅写的文章。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曾写过不少关于批判封建制度和当时社会现状的文章。

但是很少有人会知道,他早年公费留学去日本主要是学习先进的医学技术的,只不过后来在课间观看了“日俄战争教育片”后,深受国人那种愚弱、麻木状况的刺激,才明白医学的药物只能缓解、救治病人的肉体痛苦,想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做的就是唤醒人民的意识,最终走上了弃医从文这条路。

浙江绍兴城的一个书香门第,学名周樟寿,后来改名周树人。只不过早年时祖父周介孚因事被关到监狱,父亲也因为祖父的事情身心备受打击不幸身染重病。没有经济来源的一家人很快就家道中落,只好躲到乡下去避难。由于家中的所有钱财都用来给父亲治病花光了,只能靠到当铺抵押一些物品来给父亲治病,却经常遭到他人嫌弃。

后来读书的时候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为他以后的思想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鲁迅在读书的时候成绩就比较优越,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公费留学日本的机会。由于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对他打击很大,他当时想去日本学习先进的医学技术,救治那些跟他父亲一样饱受病痛折磨的人。

在一些偶然的机会下观看了“日俄战争教育片”,影片中的日本军人在中国东北抓到一个中国人,说他是俄国派来间谍,要枪毙他。在刑罚的现场有着很多中国人观看,却没有一人能站出来说句话,他们那种麻木不仁的表情对他的触动很大,这才有了后来弃医从文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