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租公寓爆雷不断,深陷泥淖的蛋壳该如何收场?

从团购到外卖、P2P,再到共享打车、共享单车等,无数热钱催熟着一个个全新赛道。在不断涌入的海量资金推动下,每一个新赛道、新行业想脚踏实地的慢慢发展,都是一种奢望。一年起步、两年狂飙、三年合并、四年垄断……似乎这才是投资者心中正常的发展规律。但正是这种浮躁、急迫的心态,造成了太多难以预料的恶果——频频爆雷的P2P平台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而近段时间牵动千万人的热门话题,当属持续曝出负面信息的蛋壳。从传闻蛋壳资金链断裂到发布声明,再到多个办公地点人去楼空,只经历了极短的时间。看起来,蛋壳已经回天乏力,即将迎来自己的终局。蛋壳这一巨头的轰然倒下,也让长租公寓这一商业模式备受质疑。深陷泥淖的长租公寓,正站在悬崖边上。

过山车!蛋壳的魔幻之旅

曾经站得有多高,如今跌得就有多重。用这句话形容蛋壳过山车般的发展历程,再合适不过。蛋壳的高光时期,简直就是巨头企业成长历程的“翻版”。从2015年1月成立,到2020年1月17日登陆美国纽交所,蛋壳仅仅只用了5年的时间。

5年时间,蛋壳从无到有,成长为一家市值高达20多亿美元的上市企业。而从蛋壳的财报看,其拥有41.9万套公寓。如果每套公寓平均居住2-3人,大概有数十万房东和近百万租户。在当时看来,意气风发的蛋壳的确是为人们提供了优质住所。但谁也没想到的是,蛋壳从上市到倒下,只经过了10个月的时间。

今年11月,蛋壳变幻莫测的魔幻之旅让人瞠目结舌。被曝资金链断裂后,蛋壳公寓北京总部聚集数百人维权,包括租户、供应商、保洁、维修人员,现场一度发生肢体冲突。从那时候起,有关蛋壳“跑路”、“破产”的传闻就不绝于耳。随后,蛋壳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我们没有破产,也不会跑路!请不要信谣传谣!”看似义正言辞的话,却被讥讽——连发律师函的钱都没有了。

果不其然,随后蛋壳的处境更加艰难。11月24日,据媒体报道,蛋壳成都线下办公室已人去楼空,仅在门上贴着二维码,维权房东被告知只能线上处理。此外,蛋壳公寓在南京办公地点也被曝人去楼空。这意味着,蛋壳几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再无力掩盖自己穷途末路的事实。终局,正在加速逼近。

长租公寓,神话破灭

身为业内的巨头,蛋壳滑入深渊,也将长租公寓这一模式推向了风口浪尖。长租公寓的模式,并没有什么稀奇。简单来说,就是预付模式:一次性收取租客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预付租金,然后分月付给房东。可惜,预先收钱时有多舒坦,后面资金链断裂时就有多痛苦。归根结底,长租公寓这一模式本身存在太多不可控性。

被称为“长租公寓吹哨人”的爱我家前副总裁胡景晖,两年前就曾公开预警长租公寓爆仓危机。而针对蛋壳一事,他认为根本原因仍是自身商业模式的问题,和庞氏骗局无异。整体看来,长租公寓企业太过急于求成,对风险认识过于认识不足乃至轻松,最终导致一切都无可挽回。长租公寓的神话,也就此破灭。

更具迷惑性的,则是长租公寓企业为客户准备好的大坑——“租金贷”。这些企业拿着租客的贷款,做起滚雪球的生意。从金融的角度看,这些贷款分散、小额、滚动、个体间关联度极低,整体安全性较高,对金融机构来说是相对优质的资产。但雪崩之后,一无所有。而租客也深受其害,既有被房东赶出去的风险,还得继续还着贷款。

回归商业本质,脚踏实地发展方为王道

长租公寓的频频爆雷,显然已经敲响了警钟。这在告诉每一个新兴行业的参与者:凡事要回到商业的本质、财务的基础。其实很简单:利润=收入-成本费用,净现金=经营性收款-经营性支出。利润为本,现金为王的“脑回路”,总是不会错的。

只有拿掉所谓的互联网创新外衣,回归金融的本源,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如,是什么产品、面临多大的风险,就应该拿出相匹配的利润计提拨备以抵扣坏账,股东要拿出资本金抵扣非预期风险等。

总的来说,包括长租公寓在内的所有新兴行业要审视自身,并进入一个深度调整期。通过脚踏实地的发展,来规范自身,以博得长远未来。(科技新发现康斯坦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