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鸡属于有性生殖的生物,只有公鸡和母鸡交配之后,才能繁衍后代,也就是产下受精卵。然而我们知道,在养鸡场,尤其是蛋鸡养殖场,很少能够见到公鸡的身影,清一色的都是母鸡。但是这些母鸡仍旧能够正常下蛋,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鸡蛋
鸡属于鸟纲,然而鸟纲中的其他生物只有在繁殖季节时才会下蛋。似乎只有鸡是非常特别的生物,它们不仅能够常年下蛋,还能够不经过交配就产蛋。
其实它们之所以有这种天赋,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人为选择的结果。
首先,鸟纲中的其他生物也有即使不交配也产蛋的生物,而且非常常见,比如:家庭饲养的宠物鹦鹉,在繁殖季节时即使它们没有接触过公鹦鹉,也会产蛋,只是产下的蛋没有受精,所以无法孵化。
在自然界中,也有一些鸟类在繁殖季节时会产下没有受精的蛋,但这种情况比较少,原因是它们在野外会经常遇到异性,并且在基因的驱使下与异性交配,所以我们在野外观测到的蛋通常是受精卵,都能够孵化出幼崽。
也就是说,鸡之所以不交配也能产蛋,其实并不是它们有特殊技能,而是这本来就是鸟纲家族的常规操作。不过,如果没有公鸡,那么母鸡产下的蛋就无法孵化,所以公鸡的存在仍旧非常有必要。
另外,相对于母鸡而言,公鸡的体型可以更大,生长速度较快,所以作为肉鸡饲养时,农场主一般会选择饲养公鸡,而非母鸡。
母鸡为什么能每天产蛋?
尽管鸟纲里的其他鸟类也能够不交配就产蛋,但是很少有物种能够像鸡鸭鹅等家禽一样经常产蛋,其他鸟纲生物只是在繁殖季节里产蛋,这是因为产蛋是一件非常耗费能量的事情,如果保持高频次的产蛋,那么许多生物将会因能量缺乏而死亡。
另外,许多鸟类有明显的发情期,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并不像家禽一样舒适,它们的食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幼崽出生在寒冷的季节,那么由于食物短缺,会导致幼崽成活率下降;而出生在食物丰盛季节的幼崽则会成活率变高。
正是因为鸟类具有明显的发情期,所以它们只要在发情期里产蛋就可以了,这既可以节省能量,又可以帮助它们抚育后代。
但是以鸡为代表的家禽则被人类驯化了,最开始鸡也只在繁殖季节才会产蛋,但是人类有意无意间充当了自然选择,在远古时期的女人们就懂得保留下蛋较多的鸡,吃掉不喜欢下蛋的鸡,久而久之,下蛋较多的基因就会被保留下来。
而现如今,自从孟德尔揭开生物遗传规律后,一大批遗传学家因此而诞生了,他们专门研究生物的性状与遗传关系,并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培养了一大批产蛋较高的鸡。
比如:海兰褐壳蛋鸡,这种鸡就是专门为产蛋而生,只要能够满足它们的能量供应,它们就能够多下蛋,据统计发现,80周龄的海兰褐壳蛋鸡大约能够产蛋344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门提供肉类的品种,比如:白羽鸡,它的特点就是生长周期短,能够快速出栏,满足人们的需要。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育种师专门培育的这些鸡,所产的鸡蛋营养价值不如土鸡,其实现如今研究发现,只要是科学养殖,即使是蛋鸡产的鸡蛋,营养价值和土鸡也不相上下。
只是土鸡价格昂贵,人们很难负担得起,而洋鸡蛋价格低廉,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对蛋白质的要求,因此培育鸡品种的育种师和袁隆平一样,都是消灭饥荒的战士。
总结
针对鸡为什么不交配也能产蛋,这一点其实是鸡纲家族的老传统了,只是很少有生物会像以鸡为代表的家禽一样产蛋那么频繁而已。
而它们产蛋频繁的原因,也是因为人类的驯化,以及人类为它们提供稳定且充足的能量。当然,古代时的鸡产蛋频率并不如现如今的鸡产蛋频率高,而发生这样转变还要感谢现如今育种师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