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生活在中国横断山脉岩石斜坡上的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在其产量最大的分布区已经与背景环境融为一体。这表明人类采摘正在“推动”这一物种进化出新颜色以进行自我保护,因为对于植物而言,更好的伪装就意味着更高的生存几率。
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共同完成,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相关论文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中发表。
梭砂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色从灰色、棕色到绿色各不相同。贝母属植物的鳞茎在中药中的应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不断上涨的价格导致它们被大量采摘,产量不断上升。
起初,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植物的“伪装色”进化是由食草动物驱动的,但这种捕食者动物并不存在。随后,他们意识到——人类可能是该进化进程的幕后推手。
“人类能对野生生物的颜色变化产生如此直接、明显的影响,这值得关注。这种影响不仅关乎植物的生存,还关乎进化本身。”埃克塞特大学的Martin Stevens教授说,“许多植物会利用伪装躲避它们的捕食者——食草动物。然而,这次我们发现的植物伪装机制却是为了躲避人类采摘。人类或许也可以推动其他植物物种的防御策略进化,但令人惊讶的是,很少有科学家对此进行研究。”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测量了来自不同种群的植物与生长地环境的匹配度以及它们的采集难度,还与当地人交谈,评估了每一地区的采摘量。他们发现植物的伪装程度与采摘量有关。
计算机分析结果表明,伪装得更好的植物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被人们发掘。
昆明植物研究所的Hang Sun教授补充道:“对比自然界中的动物采食,大面积的商业性采摘造成的压力要大得多。因此,目前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状况是由大自然和人类共同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