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话说,最初明朝的内帑积攒有白银十窖。
所谓内帑[tǎng]:指皇帝、皇室的私财、私产。
十窖之中,每一窖存有白银若干万两。
这些银子,是此前明朝各代的皇帝共同累积的。
积攒这些内帑银的目的,是为国防之用:
一旦受到敌人的侵犯、边境发生了祸患,这些银子可作应急之用,属军需预备银两。
正因为储备目的和用途如此重要,所以,这些银子,明朝各代的皇帝都不敢轻易靡费。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公元1450年~公元1457年,共八年)末期,朝廷颇为奢侈。
当时,明英宗(朱祁镇)还被禁锢在南内。
所谓南内,是指明代皇城中的小南城。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朱祁镇第一次任皇帝时所用年号的最后一年),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朱祁镇宗之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即明代宗),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改元景泰。后来,朱祁镇回京,被软禁于南宫(即南内)。
据清人吴长元《宸垣识略·皇城一》载:
“缎疋库库神庙,在内东华门外小南城,名里新库,即明英宗所居之南内。永乐中所谓东苑也。”
当日,软禁中的朱祁镇听闻外间颇为奢侈之后,他曾叹息说:
“累世所积的内帑窖银,难道已经花光了吗?”
明代宗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朱祁镇复位,他第二次称帝,改元天顺。
刚刚复位不久,朱祁镇就去查看内帑窖银。
查看之后,朱祁镇发现,窖银基本上没有怎么动用,只是其间堆放的银山,边角处稍有缺失。
于是,朱祁镇立即安排,开始节省其他地方的费用,将窖内银山边角缺失填补完整。
到了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公元1465年~公元1487年,共23年。)时期,梁芳(广东新会人,御马监太监。明宪宗时为内侍。)、韦兴(宦官)等内侍喜欢造作奇技淫巧。于是,朝廷兴建用以祷祠的宫观、购置宝物花石等,大兴工事,结果,内帑所藏的十窖内帑银两,很快就被销尽了。
过了很久之后,忽然有一天,朱见深指着梁芳、韦兴等,说是:
“内帑所藏银两消耗空尽,全都是你们两个虚费钱财造成的结果。”
听皇上这么一说,韦兴吓得不敢吱声。
梁芳机智、并未胆怯,他仰起头来,对朱见深说道:
“臣为陛下积造齐天洪福,怎么能说是‘虚费钱财’呢?”
接着,梁芳又一一列举,数说所建造的三官庙、显灵宫等大型工事,他道是:
“这些宫观的修建,不但是为圣上积洪福,更是为陛下的后世子孙造齐天之福啊!”
朱见深听梁芳这么讲说,他很不高兴,起身说道:
“你们所做的这些事情,我不和你们计较;后面接替我的人,一定会和你们计较的!”
朱见深所谓的“后面接替我的人”,最最接近的,大概就是指东宫(即皇太子)。
其时,东宫为后来的明孝宗朱祐樘。朱祐樘是在明宪宗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十一月被立为皇太子的。
梁芳、韦兴退出之后,仔细想了想朱见深所说的话。他们越想越害怕,以至于寝不能安、食不甘味。
这一时期,朱见深十分钟爱兴王。
兴王即朱祐杬[yuán]。
朱祐杬为朱见深第四子、明世宗朱厚熜之父、朱祐樘异母弟。
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公元1487年7月30日),朱祐杬受封兴王。
知道梁芳担心太子即位后可能会清算自己一事之后,有人为梁芳谋划,说是:
“不如您去劝劝昭德娘娘,让娘娘再劝说皇上,立兴王为太子(自然是要废除东宫朱祐樘了)。这样一来,娘娘因为建议立储之功,她虽然没有子嗣,也就有了子嗣;兴王原本没有国家,也就可以拥有天下。一旦事成,您就可以有无穷无尽的荣华富贵;至于免受灾殃,就更不在话下了。”
所谓昭德娘娘,即万贵妃,因其先住昭德宫,后住安喜宫,故有“昭德娘娘”之称。
万贵妃年长朱见深17岁,颇受朱见深宠爱。明宪宗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三十八岁的万氏生下皇长子,得封贵妃。一时之间,宠爱有加。可惜没过一年,皇子夭折,万贵妃从此不再有孕。
母凭子贵的愿望落空之后,万贵妃担心自己年老色衰,不再受宠,于是处处谗害宫廷妃嫔,凡有怀孕迹象的妃嫔,万贵妃无不使尽手段让她们堕胎,她的作为,险使成化帝一脉绝嗣。
听人一讲,梁芳觉得很有道理,就把这个主意告知了昭德万贵妃。
于是,万贵妃便劝朱见深易储,她还说,这事交代给司礼监处理就好了。
当时,怀恩在司礼监掌印。
怀恩,明代著名宦官。
怀恩本姓戴,因族人犯罪,而受到牵连,他很小就做了宦官,被赐名为怀恩。
明宪宗时,怀恩被提升为宦官机构的最高领导:司礼监掌印太监。
怀恩廉洁不贪、正直忠诚;朱祐樘幼年时期几度危难,皆受怀恩调护,才得以保全。
听了万贵妃的建议之后,朱见深就召来怀恩,委婉表达了想要易储的心意。
听罢皇上的言语,怀恩即免冠叩头,道是:
“奴仆死不敢遵从!我宁愿被陛下杀掉,也不愿被天下人杀掉!”
他俯伏在地,哭泣不起。
对此,朱见深非常生气。
易触的事情,在朱见深还没有明确表达之前,此时,只能作罢。
随后,怀恩退下。
回去之后,怀恩便闭门不出,
紧接着,朱见深便对怀恩进行了处置,他降下诏旨:
着怀恩去凤阳守陵。
当然,这也就意味着,朝廷剥夺了怀恩司礼监的掌印权。
怀恩去后,覃昌出掌司礼监。
覃昌(公元1433年~公元1493年),字景隆,别号葵庵,广西宜山县人,司礼监掌印太监。
明英宗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覃昌被选入宫,送入内书堂学习。
明英宗天顺年间(公元1457年~公元1464年),覃昌充任太子朱见深的伴读。
覃昌就职之后,朱见深又向覃昌表达了易储之意。
对此,覃昌说是:
“兹事甚大,以怀太监的力量,都不能办到,我辈又能做些什么呢?”
因为这个事情,覃昌十分担忧,他不知道如何处理解决。
此时,有人向覃昌献策说:
“这么重大的事情,不如您和内阁及外朝官员商议一下,让他们也来分担责任,这样,您的压力也就减小了!”
覃昌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向献策的人各赐白银一箧。
随即,覃昌便前往内阁,与大臣商量朱见深想要易储的事情。
到了内阁之后,覃昌先问万安。
对于覃昌的询问,万安默不作声,不作应答。
万安(约公元1417年~公元1488年),明宪宗朝内阁首辅[成化十三年六月进,成化二十三年十月罢(公元1477年~公元1487年)],字循吉,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尚义镇万冲村)人。
万安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进士;明宪宗的宠臣、外戚;后被明孝宗罢黜。
接着,覃昌又问刘吉,刘吉也不言语。
刘吉,明代首辅大臣[成化二十三年十月进,明孝宗弘治五年八月致仕(公元1487年~公元1492年)],字祐之,河北省博野县大程委村人。
刘吉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进士;明宪宗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成为内阁成员。
万安、刘吉不做言语,没有办法,覃昌只能回去。
之后,朱见深又多次以易储之事督责覃昌。
覃昌无以自容,好几次,他都打算自经而死。
这个时候,正好遇上泰山地震。
内台(原称尚书省,后指御史台。)因泰山地震事,上奏说:
“泰山为东岱,地震之应,须为东朝(即东宫,太子所居)做喜事,这样,才能解除灾异!”
朱见深说是:
“这事情,也能在天象上有所反应吗?”
内台回答说:
“陛下就是上帝,东朝,就是上帝之子,怎么能说没有反应呢?”
于是,朱见深首肯,为太子选妃。
之后,也就没有继续易储之事。
本篇主要依据明人王鏊所撰《王文恪公笔记》中《梁芳》一节写成。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