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为什么难治?

导语: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只发现了一个被治愈的艾滋病病例,但是这个病例最近受到了部分科学家的质疑。

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疾病尚未找到治愈的方法呢?可能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某些疾病确实很难治,比如癌症。第二,某些疾病很容易自愈,而且病情也不重,以至于科学家没有足够的动力去研究它们。流感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绝大部分流感患者都能自愈,实在想防的话也可以选择事先打一针流感疫苗,所以攻克它的动力不大。还有一类俗称“孤儿病”的疾病,患病人数太少,同样缺乏研究动力。

第三,某些疾病的研究难度太大了,艾滋病就是最典型的一个。艾滋病研究者不可能拿人来做实验,不像胃溃疡或者肺结核什么的,即使出了差错也可以挽救。更重要的是,胃溃疡或者肺结核这类疾病有大量自愈的先例,科学家可以通过研究这些自愈病例,找出治疗的法门,这在科学上叫做“原理论证”(Proof of Principle),大意是说,自愈的案例即使只有一例,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从原理上证明这种病是可以治疗的,因此科学家可以不用担心自己白费工夫,只要想办法模仿这个自愈过程,就能保证成功。

可是,艾滋病爆发这么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没能找到一个自愈的先例。别说自愈了,截至去年,科学家们就连一个治好的病例都找不到。事实上,2011年12月出版的《血液》(Blood)杂志,是“治愈”这个词第一次和艾滋病联系到一起。

事情要从1995年说起。一位名叫提摩西·布朗(Timothy Brown)的旧金山居民被检查出感染了HIV病毒,此后他一直靠吃药控制病情。2006年,他因患急性白血病前往德国柏林接受治疗,医生为他做了骨髓移植手术。但是,骨髓的捐献者有些特殊,此人的骨髓不但和布朗的遗传型相配(因此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而且还是CCR5基因突变型。

这个CCR5代表一个突变了的基因,它编码一种特殊的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带有这个突变受体的人血液中的T型淋巴细胞的正常功能会受影响,但却有个好处,那就是阻止天花病毒和艾滋病毒的入侵。这两种病毒都是通过T型淋巴细胞表面受体而进入人体的,突变后的表面受体无法被病毒所利用,因此也就逃过了病毒的魔爪。

因为天花病毒曾经在欧洲历史上爆发过很多次,因此欧洲人种中大约有10%的人带有这个CCR5突变基因,亚洲和非洲人种则很少。布朗在2006和2007年两次接受了骨髓移植,用的都是CCR5突变骨髓。移植手术完成后布朗便停止吃抗艾药,但奇怪的是他体内的HIV病毒却逐渐减少,到最后甚至用常规方法都检测不到了。此事一经披露,立刻在医学界引起了很大轰动。但为了保护病人隐私,布朗的身份一直没有公开,大家便用“柏林病人”这个绰号来称呼他。

2009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第一次发表论文报道了此事,布朗的身份也首次被公开了。在这篇论文中,多个实验室用不同的方法对布朗的血液样本进行了化验,证明已检测不到HIV病毒,但论文作者并没敢使用“治愈”这个词,直到2011年科学家们再一次对布朗的血液进行化验,这才敢把布朗称为“全世界第一例完全治愈的艾滋病病人”。

虽然只此一例,但它给医学界带来的冲击却是惊天动地的。如果这一案例最终获得证实,就将从原理上证明艾滋病是可以治愈的。问题在于,布朗真的被治愈了吗?

今年6月5~8日在西班牙小镇西切斯召开的国际艾滋病和肝炎大会上,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史蒂文·于科尔(Steven Yukl)博士向与会代表报告了最新的研究结果。科学家们使用更加灵敏的检测仪器,在布朗的血液中检测出了极少量的HIV病毒,又利用DNA体外扩增技术(PCR)在他的直肠细胞中测出了HIV基因片段。这个报告就像一盆冷水浇到了大家的头上,难道这唯一的治愈案例竟然不是真的?

进一步分析发现了两个奇怪现象:第一,血液中的HIV病毒片段是残缺不全的,本身无法进行复制;第二,直肠细胞中检测出的HIV基因片段和布朗以前感染的艾滋病毒基因顺序不完全一样。这一点可以有两种解释:一、布朗体内的HIV病毒发生了遗传变异;二、布朗经受了二次感染,被传染了新型的HIV病毒。

因为这只是一次会议报告,很多数据不全,所以上述疑问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才能给出答案。于科尔发言称,他之所以提交了这份报告,是为了重新开始新一轮讨论。他想通过布朗的病例,促使医学界重新定义什么叫做“治愈”。

比如,科学家们最想知道的一点就是,以布朗现在的状况,他是否还具备传播病毒的能力呢?如果他体内的病毒不再具有传染性,也不会导致艾滋病,那么即使还能检测出残片,也许仍然可以被称为“治愈”。

(作者:土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