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郭居敬写的二十四孝,民国时为何反被鲁迅认为是宣扬封建孝道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二十四孝》,全称《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孝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儒家的重要核心思想之一,一直是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杰作。《二十四孝》在当时被做成印本并由王克孝绘成《二十四孝图》,由于其写的书中故事通俗易懂、情节感人,便于记忆,非常适合儿童和普通百姓阅读,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民国时期文学大师鲁迅,作为当时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写的很多文学作品即使到了21世纪初,依然出现在语文课本上,成为很多人了解民国生活的一个缩影。本人却对这二十四孝图不一样的看法,认为其是宣扬封建孝道。或许是因为处于新旧文化交替的年代,受到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非常大。据说他小时候读到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这两个故事的时候就引起了很强的反感,即便是多年之后对这些故事印象都非常深刻。

鲁迅在写《朝花夕拾》散文集的时候,曾回忆起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用自己的观点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这三个孝道故事,认为他们忠孝观念最可悲。一方面是为了呵斥封建王朝统治时期所谓的那些愚忠愚孝,以及封建社会某些孝道文化的虚伪。另外一方面是借着写对古代《二十四孝图》的不满,对当时反对使用白话文、提倡复古文化的一种强烈不满和抨击。

虽说《二十四孝图》中收录的那些关于孝子的故事,原本都是感人励志性的。可惜的是,那些故事却在社会当中某些人的加工下,成为生活中的一种标杆。鲁迅通过写自己起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来告诫世人,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重孝道文化就是尊重中国的传统美德,但是迂腐、无知、盲从却是一种非常那个可悲的行为,当下的国人该如何提倡孝道,是一个非常非常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英雄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他曾经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有过懦弱、自私和犹豫的时候。只不过在关键时候他选择了奉献,之后才有了后来的那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