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尊卑等级森严,就连方位表示都划分得很清晰。古人以南面为尊,如正房一般坐北朝南,而生活中朝南而坐的基本也都是尊者。
此习俗如何来的呢?
我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和低纬度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古人修建的房子通常都是坐北朝南,因为这种朝向的房子冬天可以阻挡冬天寒潮,夏天可以通风。
房屋均为南向后,这样一来辈分高的人往往住在正中,面向南方,辈分低的人一般就要面向北方。如大户人家一般都会在正厅的北面设置一张座椅,主人面朝南坐在这张座椅上,招待访客或主持家庭会议。长此以往,就逐渐形成“以南为尊”的习惯。
后来,这种习惯逐渐延伸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据《汉书》载:“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也就是说,拜师的人都要面向北方给师傅行礼。于是,拜师学艺,或臣服某人开始称“北面”了。
民间如此讲究方位,帝王之家就更不用说了。
按《周易》之说,南为离,离含明之义,指光明,即世间万物都可见。由此阳光从南方照射而来,仅需面向南方,就可“收集”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在五行里,南方属火。于是,南又被人们视为赤地、上者,即尊位。
《易经·说卦传》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春秋繁露》说:“当阳者,君父是也。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人君南面术与道家有密切关系。《汉书·艺文志》指出:“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之后,以南为尊逐渐形成主流观念,所谓“君人南面之术”,即治国之术,政治哲学。
人君南面术的核心内容是“清静”和“无为”。所谓“清静”,即清心寡欲,谦虚礼让,遇事以卑弱自处;所谓“无为”,并不是说天天什么是都不做,而是指“任人而不任智”,有问题就先找部下,询问一下他们怎么办,让他们来解决,实在不行再自己想办法,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效果。如《吕氏春秋》就认为:“有道之主以不知为道,以奈何为宝。”
当然,历史上还有一个朝代并不是以南为尊的,那就是秦朝,秦是面东而治的。据史料载,天子登基,君权神授,可谓人间至尊。坐北面南,既彰显其地位尊贵,又有面向光明,汇聚天地之气,统御天下之意。
既然人君南面术认为君王要少说话,少做事,那君王便可以不关心具体的事情了吗?
不是的,君王可以什么事都不做,但他要做的就是“求贤”,找到好的官员。《荀子·大略篇》说:“主道知人,臣道知事”;墨子说:“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吕氏春秋》也说:“贤主劳于求人,逸于治事”。说的就是此意。
于是,历代帝王逐渐形成“南面”治天下,而也形成了“南面称王”之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