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它天体上回望地球是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令人恐惧不安?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地球的认识也在逐渐的加深,起初先贤们认为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无边界的平板,而非一个球体。

记得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年-公元前500)刚提出这个世界是球形的假说,就受到了他同学的刁难。

在一次课堂上,毕达哥拉斯阐述了他对这个世界的观点,认为地球是球形而非平板,他的同学站起来反驳道:如果地球是球形的,那么另外一半的人岂不是头朝下脚朝上,那么为什么不会掉下去哪?

的确这个问题在那个时代是很难解释的,但是在现代高中生就明白其中原理。

从上个世纪开始人类已经真正地开始了太空探索,也飞出了地球进入太空,肉眼看见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颗蓝色星球,表面上的70%被海水所覆盖,1961年4月12日上午9时7分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历时108分钟绕地球一周,最后安全返回地球,那是进化了数百万年的人类第一次亲眼目睹地球的全貌。

1、月球上回望地球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NASA开展了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一共六次把12名宇航员送上了月球表面,在那里留下了人类的足迹,这些宇航员也是亲眼从月球上回望地球的人。

但最著名的一张照片并非是他们拍摄,而是来自于阿波罗八号,1968年的12月24日,阿波罗八号上的宇航员威廉·安德拍摄下了这张美丽的地球照片“地出(Earthrise)”。38万公里之外回望地球在那里它就像是一个美丽的瓷盘,高悬空中。

2、“土星上”回望地球,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当然人类最远的足迹就是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自然无法亲眼去土星上回望地球,但是人类的探测器却已经飞行到遥远的天际,最远的是旅行者一号,目前距离地球大约224亿公里。土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属于气态巨行星,公转轨道排在木星之外,距离我们在10个天文单位左右,当然随着地球和土星各自的公转运动,它们之间距离是动态变化的。

1997年NASA发射了卡西尼-惠更斯号土星系探测器,主要是用来探测土星以及最大的卫星土卫六,工作20余载,卡西尼号在2017年受控一头扎进土星,结束它的探测任务。

2006年9月15日,卡西尼号探测器像往常一样用广角相机拍摄了一张照片,那个时候它距离土星209万公里,而距离地球是14亿公里,

照片传回地球表面,科学家在分析处理的时候发现了不可思议的事情,照片放大后在土星的A环(上)和F环(下)之间出现了两个小光点,其中一个更亮一些,另外一个稍暗,从当时卡西尼号的拍摄角度来看,这就是我们的地球和月球。

3、旅行者一号回望地球,64亿公里之外的回眸

1977年旅行者一号踏上了它的星际之旅,它的任务就是探测木星和土星以及它们的卫星,之后便继续向深空飞行,目标是飞出太阳系。1990年2月14日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首要探测目标,接下来就是一头扎向系外了。此时科学家控制它调转相机,对着家的方向拍摄了一张照片,这也就成了最著名的地球照片“暗淡蓝点”,在照片中地球不足一个像素,小的可怜。

拍摄照片的时候旅行者一号仅仅距离地球64亿公里,这和半径1光年的太阳系相比较微不足道。

在其它天体上回望地球到底是什么感受?

人类目前无法亲身体验远距离回望地球,但是我们的探测器帮助实现了这个目标,越微小的地球越加令人恐惧不安,这到底是为什么?

人类未来的目标就是星辰大海,因为我们是一个闲不住的物种,不断创新不断进步这就是我们的写照。但是这一张张远距离传回地球的照片,忽然让我们真正意识到太阳系的“大”、宇宙的“大”,人类或许永远都无法飞出太阳系,就像是我们被封锁住一样。

人类数百万年的发展演化都集中在这个微不足道的“小蓝点”上,自认为的发展进步,却不足“米粒”大,自然令人感觉到不安。

但是换个角度来思考,这也许更有意思,可以对人类文明的未来充满诸多期待。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