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从菲律宾撤离,为何加速了美军投降?

1942年4月,日本南下作战取得了辉煌战果。一方面,夺取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石油的战略目标已提前实现;另一方面,发动时间较晚的缅甸战役也进入了尾声。可以说,日本捷报频传,其“大东亚共荣圈”的战略构想已初步成形。

然而,在菲律宾的巴丹半岛仍有9万美、菲联军在苦苦支撑,而日军也似乎也没有能力突破其防线,双方形成了“僵持战”。随着日军第一阶段作战接近尾声,该地区的美军越来越成为日军大本营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尽快结束菲律宾战役,对日本来说意义重大。

其实,日本起初发动菲律宾战役还是很顺利的,本间雅晴仅仅用了18天就将麦克阿瑟赶往巴丹半岛,并在战术上完成了对美、菲联军的包围。由于对整体战略构不成威胁,只要守军不往外冲,单就“缺衣少粮”就能让其“自生自灭”。

因此,本间手里的主力师团和大部分飞机被调往其他战场,剩余部队很难突破美军防线;而数倍于敌的联军,实际有战斗力也就区区2万人,但士气低落、饥饿难耐,也无力冲出包围。双方就像有默契似的,都不再主动出击并形成僵局。

随着战事进展顺利,日本想尽快结束菲律宾战役。首先,从构建“大东亚共荣圈”战略设想看,南方地区已基本被日军所占领,唯独菲律宾还有美军驻守,也就是说,在“大东亚共荣圈”内还有一处不属于日本的地方,“句号”还没有画得圆满。

其次,经过长时间的封锁,巴丹半岛的守军已濒临绝境。在日军掌握制空、制海权的情况下,守军可以说是“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而且厌战情绪肆虐,士气低落。只需再增加一些投入,战役会很快结束,这对打击盟军信心有着积极的作用。

最关键的是,原以为被封在巴丹半岛的美、菲联军迟早会不攻自破,甚至主动放下武器,但守军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不仅不投降,反而成了盟军坚持抗战的“先进典型”,这对日军来说是无论如何不允许的。尽快结束战役,政治意义重大。

支持这么做的自然还有本间雅晴。计划50天的战役打了近半年,与其他战场的节节胜利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已然让他十分难堪了,而麦克阿瑟在其眼皮子底下逃走,更让他无地自容。换句话说,消灭巴丹守军,就是他一雪前耻的时候。

麦克阿瑟逃走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

1942年3月11日夜,美军菲律宾最高长官麦克阿瑟,奉命撤往澳大利亚,职务不但没有降级,反而升任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将坚守巴丹半岛的“烂摊子”扔给了温赖特。尽管他的逃离不会影响巴丹失守的结局,但确实加速了守军的投降。

一是,守军官兵十分清楚最高指挥官的撤离,就意味着巴丹半岛的防御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尤其是在无制空、制海权的情况下,包围中的守军等不到援军来救助,只能是听天由命、得过且过了。说白了,他们就像一枚弃子被华盛顿抛弃了。

二是,麦克阿瑟临走前那句“我会回来的”,让守军看到了获救希望。但随着温赖特一份份催要补给的电报“石沉大海”,官兵们也意识到这位“逃跑将军”也抛弃了他们,甚至有人编歌谣讽刺他:“四星上将吃着大鱼大肉,他的士兵饿得发慌。”

更可气的是,远在澳大利亚的麦克阿瑟,一再命令死守巴丹。要知道,守军将能吃的都吃了,骑兵旅因为马匹被吃光改为步兵旅,疟疾感染者更是高达近80%,许多人连枪都举不起来。指望这样的战斗力去防守,简直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华盛顿方面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解决的方案就是,提升温赖特为中将并建立司令部,负责菲律宾的作战指挥,就是避免麦克阿瑟不切实际的“瞎指挥”,甚至为了防止这位司令唧唧歪歪,马歇尔干脆连商量都没有,直接宣布了这一任命。

果不其然,控制欲极强的麦克阿瑟为此致电陆军部,提出温赖特当司令还不够格,应该继续由他指挥。罗斯福对此不耐烦地指出:遥控指挥作战是不可能的,温赖特必须拥有独立的司令部,有自主权决定该怎么打。言外之意就是“不用你操心”。

尽管温赖特依然坚持抗争到底,但也无力挽回败局。就在日军发起总攻的6天后,巴丹半岛7.5万美、菲联军打出了白旗,这是美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投降。身为指挥官的麦克阿瑟,都能逃离战场,怎能指望士气跌入谷底的守军,坚持到底。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