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死亡行军,美国为什么到战争后期才公布?

1942年3月11日夜,美军菲律宾最高长官麦克阿瑟,奉命撤往澳大利亚,职务不但没有降级,反而升任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将坚守巴丹半岛的“烂摊子”扔给了温赖特。尽管他的逃离不会影响巴丹失守的结局,但确实加速了守军的投降。

一是,守军官兵十分清楚最高指挥官的撤离,就意味着巴丹半岛的防御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尤其是在无制空、制海权的情况下,包围中的守军等不到援军来救助,只能是听天由命、得过且过了。说白了,他们就像一枚弃子被华盛顿抛弃了。

二是,麦克阿瑟临走前那句“我会回来的”,让守军看到了获救希望。但随着温赖特一份份催要补给的电报“石沉大海”,官兵们也意识到这位“逃跑将军”也抛弃了他们,甚至有人编歌谣讽刺他:“四星上将吃着大鱼大肉,他的士兵饿得发慌。”

更可气的是,远在澳大利亚的麦克阿瑟,一再命令死守巴丹。要知道,守军将能吃的都吃了,骑兵旅因为马匹被吃光改为步兵旅,疟疾感染者更是高达近80%,许多人连枪都举不起来。指望这样的战斗力去防守,简直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华盛顿方面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解决的方案就是,提升温赖特为中将并建立司令部,负责菲律宾的作战指挥,就是避免麦克阿瑟不切实际的“瞎指挥”,甚至为了防止这位司令唧唧歪歪,马歇尔干脆连商量都没有,直接宣布了这一任命。

果不其然,控制欲极强的麦克阿瑟为此致电陆军部,提出温赖特当司令还不够格,应该继续由他指挥。罗斯福对此不耐烦地指出:遥控指挥作战是不可能的,温赖特必须拥有独立的司令部,有自主权决定该怎么打。言外之意就是“不用你操心”。

尽管温赖特依然坚持抗争到底,但也无力挽回败局。就在日军发起总攻的6天后,巴丹半岛7.5万美、菲联军打出了白旗,这是美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投降。身为指挥官的麦克阿瑟,都能逃离战场,怎能指望士气跌入谷底的守军,坚持到底。

巴丹失守,日军暴行令人发指。

1942年4月9日,驻守巴丹半岛的7.5万美菲联军向日军投降,只剩下与之相隔3公里的科雷希多还在坚守,在这个仅有6.9平方公里的小岛,温赖特和1.5万名官兵还在凭险据守。尽管他们都知道结局就是投降,但斗志却越来越强。

原来,7.5万盟军战俘非但没有受到优待,反而饱受日军的摧残和虐待。在长约120公里的路途中,十几名将军与战俘们一样徒步前往战俘营,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吃过一顿饱饭,而且疾病缠身、身体虚弱,又整整走了6天,惨状可想而知。

更令人发指的是,押送的日军肆意对战俘们殴打、侮辱和杀害。病倒的、掉队的都被日军残忍地处死,路边随处可见战俘的尸体;战俘们为了不掉队甚至将粪便排泄在裤裆里,再加上骄阳似火,尸体很快腐烂,行军路上散发着刺鼻的恶臭。

最后,到达目的地的战俘只有5.4万人,在随后的岁月里,还有许多人被残害致死。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巴丹死亡行军”。一些战俘冒死逃到科雷希多,守军闻之无不震惊。在他们看来,坚守下去是死,被俘虏还是死,索性与日军拼命到底。

尽管在罗斯福的电报中,一改死守到底命令,并授权温赖特“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自主做出任何决定”,言外之意就是允许投降;但守军宁肯忍受铺天盖地的炮火也坚决不投降。直到日军攻到距其指挥部只有45米时,温赖特才宣布投降。

这时,他们已经坚守了30天。事后,一直没能给守军提供援助的马歇尔,对坚持到最后一刻的温赖特深感敬佩和同情,向罗斯福提议授予他国会荣誉勋章,却遭到了麦克阿瑟的反对,理由是“他的举动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最后,不了了之。

令人费解的是,“巴丹死亡行军”的消息,直到战争后期的1944年1月,美国政府才公开发表声明,向民众揭示了日军犯下的残酷暴行。究其原因,9万人的投降刷新了历史记录,这对当时接连失败的美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不说也罢。

更重要的是,一旦公开势必引发民众的义愤填膺,他们会要求政府派重兵向日本复仇,而这一定会影响盟军“先欧后亚”的总体战略。不管怎样,日军终于拔掉这个“眼中钉”,完成了“大东亚共荣圈”战略构想,其对外扩张达到了顶峰。

大家认为美国政府隐瞒真相,对吗?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