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偷懒睡一觉效果更好!

知名心理学期刊《心理科学》上发表的最新研究表明,在学习阶段中穿插合适的睡眠可以使人更容易地记住所学知识,重拾被遗忘的信息,这种方式的记忆效果甚至长达六个月。


目前,反复练习和睡眠对记忆有增强作用的事实已经得到广大分析报告的认证和公示,但反复练习和睡眠具体如何共同影响人类记忆呢?本文的研究团队认为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是极少的。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比起闷头苦干,在不同练习阶段中交叉睡眠能带来两倍的收益——重温知识的时间少了,对于知识的长期记忆更牢固了。”法国里昂大学的心理学家,Stephanie Mazza在一篇新发表的文章中说道。“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学完了睡一觉是一个好策略,但现在我们要告诉大家一个更好的策略——学一会睡一觉再学。”

是时候睡一发了,少年!

在此次研究中,40名成人志愿者被随机分为两组——“睡眠组”和 “清醒组”。在起始环节,所有志愿者都拿到了16对法语和斯瓦希里语一一对应的词组,所有词组的排序都是随机的。每对词组的观察时间为七秒。观察后,志愿者要根据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斯瓦希里词语输入对应的法语译文。若输入正确,词组会在屏幕上出现4秒;若输入错误,斯瓦希里词语会再次显示,直到志愿者正确地输入每对词组。

在第一环节结束12小时后,志愿者们再次进行了这项记忆任务。和上次一样,志愿者要一直输入,直至正确译出表中所有单词。 而两组志愿者的区别在于,“清醒组”的第一阶段学习在早上进行,第二阶段在当天晚一些的时候;而“睡眠组”则在晚上进行第一阶段学习,睡一觉,并在第二天早晨完成第二段任务。

在第一阶段,两组志愿者的表现并没有什么差异。然而在12小时后,“睡眠组”的志愿者平均能记起之前16个单词中的10个,而“清醒组”平均仅能记住约7.5个单词。二者重新学习的能力也有所差异,“睡眠组”志愿者只需要约三轮学习就回忆起全部16个单词,而“清醒组”成员则需要约六轮的学习。

总而言之,两组志愿者都学会了全部16对单词,但我们可以看出,两段学习间的睡眠会使志愿者们学得更快、更容易。“反复学习的初始阶段中的某些含糊的记忆像是被睡眠以某种形式转化了,”Mazza说,“这种转化使记忆者更快地对信息进行重新编码,减少重新学习所需的时间。”

学习阶段间的睡眠给志愿者们带来的记忆力增强的效果并不是短暂的。后续的测试表明, “睡眠组”在一周之后的记忆测试中的表现的仍然强于“清醒组”。前者能回想起约15对单词,而后者仅能回想起约11对,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增益效果在六个月后仍然有所显现。

另外,研究人员表示,睡眠对于记忆力的增益并不能归因于志愿者的睡眠质量、困倦程度或他们的长、短期的记忆容量的差异,毕竟这两组志愿者在这些方面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差异。

蝌蚪五线谱编译自redorbit,译者 什么什么,转载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