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位为什么要坚持嫡长子继承而不是留给德才兼备的皇子?

古代大户人家妻妾众多,所以他们家中的儿子便有了嫡庶之分。嫡子就是正妻所生的儿子,庶子就是小妾所生的儿子。放在帝王之家,嫡子便是皇后之子,庶子就是妃嫔之子。

封建帝制时代有套不成文的惯例,那便是皇帝死后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嫡长子。如果嫡长子英年早逝,皇位传承便按嫡子顺序。只有在没嫡子的情况下,庶子才有继承皇位的资格。这便是中国古代延续了数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

皇帝坐拥三千后宫佳丽,所以子嗣往往也比较多。虽然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但事实上皇帝的儿子也是良莠不齐。有些皇子天资聪颖,有些皇子资质平平,甚至还有些皇子连平均智商都达不到。然而嫡长子继承制却严格锁定了未来继承皇位的人选,哪怕皇帝的嫡子是个“铁憨憨”,庶子文武双全,可一般情况下,皇位还是会传给嫡子,哪怕皇帝本人并不愿意这么做,最后往往也要屈从与世俗的压力。比如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爱自己的第三子、吴王李恪,他曾公开表示“吴王恪英果类我”。然而最终唐太宗还是选择了性情软弱的嫡子李治继承皇位。唐太宗那么强势的一位君王都只能如此,其他皇帝就更不必说了。

与中原王朝所不同的是,北方那些游牧民族在可汗(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皇帝)选择上却往往采用的是“择优录取”。可汗儿子们的血统和家中排行固然也很重要,但这并不是决定他们能否获得汗位的最主要因素。一个游牧民族一般都由多个大型游牧部落联合组成,在可汗人选问题上,联盟中的各部落首领都有投票权和被选举权。比如蒙古早期的可汗需要得到忽里勒台大会上各部首领、宗王的多数选票才能当选。一般情况下,新任可汗都是大家公认最杰出的部落首领。

中原王朝的文明进化程度比游牧民族高出很多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可是为什么在帝王权力交接的问题上,游牧民族的处理方式看上去更体现民主精神呢?中原王朝为什么要死板地坚持“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一原则呢?其实主要原因是两者国家治理体系的不同。

中原王朝有一套非常成熟的官僚体系,皇帝虽然位于这个体系的最顶端,但皇帝的第一职责却不是处理具体事务,而是要维护礼制的权威。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开篇就写道:“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

因此对于中原王朝来说,维护礼法的神圣不可侵犯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而嫡长子继承制正是礼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只要严格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顺序进行,那么皇权更替就不存在争议,权力交接能比较平稳过渡。因为很多时候,一个王朝的分裂甚至覆灭都是由内部争权引起的。至于新皇帝能力怎么样倒在其次,毕竟国家具体事务主要还是靠士大夫们治理的,有时候皇帝不要乱插手反而对国家是一件好事。

游牧民族没有中原王朝那么完善的官僚体系,而且草原生态脆弱,经济形式单一。如果由昏庸的可汗掌权,一旦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那么就有可能面临整个部族灭亡的风险。因此对游牧民族来说,可汗的个人能力极为重要。中原王朝经常会出现少年甚至是幼年天子,但在游牧民族中,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