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香的发明:有心栽花,无意灭蚊

蚊子历来都是让人头疼的动物。且不说蚊子身上是否携带有某种传染病毒,单是被它那么轻轻一叮,就让人挠也不是不挠也不是。不挠,瘙痒难耐,挠了,却又是愈发地痒。况且蚊子具有见缝插针的能力,稍微不注意,就被它给“壁咚”强吻了。于是,为了驱赶蚊虫,各种避蚊神器出现了。蚊香,就是一种经典的防蚊发明。

蚊香可是防蚊发明中的一大神器(网络图)

蚊香,具有悠久的历史。以我国为例,论起蚊香起源,势必要说到我国烧香祭祀的传统。早在周朝时,每逢重要的日子,人们必会燃点柴草布帛来向上天表达肃仰之意。到了汉代,香炉和线香出现,不仅香的材质有所变化,功能也开始多样,基于蚊虫对烟雾的惧畏,古籍上开始有了“焚香避病疫”一说。此外,古代一些文人奉读书为头等大事,每逢动笔作文或开卷阅读,必要焚香沐浴祷告一番,以表虔诚之情。

宋代时,受中医艾灸疗法的影响和启发,蚊香制作已然成熟。尤其是江南一带,当时的人们尤好在端午时分收储浮萍,风干后加上雄黄,然后用纸包住做成形似艾灸的缠香,用来趋避蚊虫。明朝时,一些地方更是出现以纸包裹鳖甲鱼骨等物的新式蚊香。

焚香避虫在我国古而有之(网络图)

到了近代,苏格兰人罗伯特·福琼(Robert Fortune)受英国皇家园艺协会派遣,来我国进行了为期三年(1842-1845)的考察任务。1849年,其在浙江西部到福建武夷山途中,因被蚊虫困扰,曾买过一些当地的蚊香使用,颇有成效。回到英国后,福琼还把这种蚊香在其著作《居住在华人之间》(A Residence among the Chinese)里进行了记载,一时引起不少昆虫学家和化学家的兴趣。

以上种种,虽然无论是形态还是材质,跟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蚊香都不尽相同,说到底却是异曲同工。那么现代蚊香是起源何处呢?

时间来到1862年,故事的主人公——上山英一郎,在日本本州纪伊半岛西南部和歌山县有天市的一户种植柑橘的农家出生。

上山英一郎(网络图)

上山英一郎大学毕业后,为家族企业工作。1885年,上山英一郎设立了专门售卖自家柑橘的上山商店,同时开始谋划着如何打开国际市场。这年,在老师福泽谕吉(庆应义塾大学创设者、日本明治时期启蒙思想家)的牵线下,美国旧金山一家专门从事植物销售和进口的植物公司老板找到了上山英一郎。这次交集,不仅为家族的生意带来了转机,也为上山英一郎发明蚊香埋下了伏笔。

时隔一年,这个老板忽然给上山英一郎寄来了一盒植物种子,并附信说这是原产于南斯拉夫的除虫菊的种子,对于预防虫害保护作物很有效果,而且这种植物栽培条件简易,目前不少美国人靠着种植此物而致富。

上山英一郎看后很感兴趣,先是自己种植了大量的除虫菊,继而游说了全国不少农户,想要普及除虫菊种植。没想到的是,响应者寥寥无几。想到可能是因为农户们并没有见到成效,所以不敢贸然跟风,于是上山英一郎绞尽脑汁想了一个推广的新点子。他把除虫菊晒干打成粉,撒在农作物上,想通过这种方法验证杀虫效果,谁知效果依然不佳。

除虫菊(网络图)

这年夏天,上山英一郎坐在屋里一筹莫展,苦思着新的推广除虫菊的方法。谁知有几只蚊子不知何时偷溜了进来,一时没察觉,上山英一郎被叮出了好几个包。伸手拍死两个,可仍是有源源不断的蚊子前赴后继扑上来。面对着这些不要命的小家伙,上山英一郎更头疼了,只好站起来在屋子里来回走动,不给蚊子上身的机会。

恼人的蚊子给苦思除虫菊推广妙招的上山英一郎带来了意外的收获(网络图)

走着走着,上山英一郎忽然站住了脚,想起了家里扔着的一些除虫菊粉。他想,除虫菊不正是有着杀虫效果嘛,于是便找出来一些装进盆子里放在屋内。说也奇怪,蚊子虽然没有死,却也似乎不敢靠得太近了。许是为了证明不是心理作用,上山英一郎关好门窗,鬼使神差拿火把除虫菊粉给点上了。不一会儿,一股带着丝香味儿的灰烟在屋内缭绕起来。没成想,让上山英一郎目瞪口呆的一幕发生了。他看到不久前还张牙舞爪的蚊子一时间沉寂了下来,好不容易看到一只蚊子,却发现对方像喝醉酒一样飞得歪歪扭扭,最后竟一头栽倒在地上没了生息。

上山英一郎没想到,除虫菊的灭蚊效果竟然如此的强。吃惊之余,上山英一郎的心思活跃起来。他想,既然无法推广除虫菊种植,使除虫菊发挥出保护农作物的作用,那么开发它的灭蚊效果也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

关于蚊香的儿童画(网络图)

1888年,上山英一郎请来一个线香制造工匠,经过无数次的调配和实验,耗费两年时间,终于开发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款蚊香。受佛龛线香的启发,这款蚊香初始时是线香的外观,也因此它有着线香的通病,就是燃烧时间只能持续一个小时左右,而加大长度却容易折断,于是灭蚊效果相对也就显得不足。这时候,还是妻子的一句话点醒了上山英一郎,“螺旋形的话不是更好一点”。

上山英一郎闻言,茅塞顿开。再一次的反复试验之后,他终于摸索出了一种以圆棒为中心,将两条蚊香卷成螺旋形的制作方法。1902年,这种燃烧时长能持续七小时左右的螺旋状蚊香正式面世,名为“金鸟蚊香”。也正是这款改良版的蚊香,奠定了现代蚊香的外形基础。期间关于这款蚊香外观的灵感来源还有一则趣闻,据说是有人问上山英一郎的妻子是如何想到制作螺旋形蚊香的,上山英一郎的妻子答是上厕所。

不过限于技术条件等原因,当时的蚊香全部是纯手工卷制,效率不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55年左右,蚊香制作才开始了全面机械化。自然,蚊香的配制方法也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进行着改良。慢慢的,蚊香内开始出现丙烯菊酯、木屑粉、淀粉、楠树粉等添加物,而曾经一度作为蚊香主要原料的除虫菊粉则渐渐变成了给蚊香增添香味的附属成分。

丙烯菊酯是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19H26O3,主要用于室内防除蚊蝇(网络图)

时至今日,蚊香已然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家庭的夏季必需品。然而蚊香灭蚊效果虽好,却具有一定毒性,劣质蚊香更是轻则诱发儿童呼吸道疾病,重则致癌,因此有孕妇或者孩子的家庭一定要谨慎使用。2004年时,蚊香以及杀虫剂还被列入农药管理范围,厂家必须具备生产许可号、农药登记号以及农药生产许可证方可生产蚊香。不过严格的监控之下,依然有一些不法厂家违规生产。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买蚊香的时候一定要用心鉴别,毕竟灭蚊重要,人身安全更重要,作为灵长类动物,实在犯不着为了一盘蚊香跟一个小昆虫玩命。

(注:部分内容参考自日文维基百科及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