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山本为何落下每天看天气的毛病?

二战中,堪称经典的战例很多,但要说最大胆、最有想象力的,“杜立特空袭”无疑是其中之一。同时,它也是向来矛盾重重的美国陆军、海军两军种摒弃前嫌、精诚团结的典范。但对日本来说,这是自开战以来,其本土第一次遭到攻击。

然而,在日本军界有一个人早已预料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后,会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攻击,他就是山本五十六。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加强了戒备,而且美国舰队在1300公里之外就已经被发现,为什么东京等地依然遭到轰炸?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吗?

这还要从山本的担忧说起。

在日本军界有“美国通”之称的山本五十六,对日、美两国国力之间的差距始终有一种清醒的认识,这也是他开战前极力反对与美国交恶的原因。但大势所趋,无奈的山本仅寄希望偷袭珍珠港,能为日军南下作战带来半年至一年的安全期。

偷袭珍珠港的成功,让日本上下沉浸在胜利的愉悦中,甚至盲目乐观、目空一切地认为,美国不过如此。但山本却没有这样的自信,反而认定“有仇必报”的美国人会很快采取行动,东京的安全是他最担心的地方,而且这种担心越来越强烈。

首先,南云忠一做事不“彻底”,没有将太平洋舰队的3艘航母击沉,更没有将珍珠港的油库炸毁。尽管南云这么做有自己的想法,山本能够理解,但作为航母专家,他十分清楚美军进攻日本一定离不开航母,防范对手的航母就是保护日本。

其次,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太平洋舰队并没有销声匿迹,反而频频出击。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等地的日军基地,均遭到美国太平洋舰队航母的袭击,虽然美军打了就跑的袭击方式造成的损失不大,但山本已经隐隐感到威胁越来越近。

更让他担心的是,作为天皇裕仁的死忠,山本曾表态“不让一颗炸弹落在日本”,但本土的防务存在很大漏洞。由于南下作战的需要,大部分兵力部署在前线,而用来保护本土的军事力量十分薄弱。山本面对的现实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以战机为例,全岛只有300架老旧机型可以用,并且分散在各处,真正保护东京的仅有50架。而防空利器——高炮也只有700门,仅有150门配属在东京附近。这样的防御力量,根本无法阻挡美军的进攻,换作谁都会愁眉不展、忧心忡忡。

不过,山本的预警系统还算未雨绸缪。

1942年初,南云忠一偷袭珍珠港不彻底的弊病开始显现,太平洋的日军基地屡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袭扰,而对山本五十六来说,其幸存的3艘航母是他最大的心病。当然,作为航母专家,他料定美军一定是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也就是从这时起,每天出门看天成了山本的“必修课”,如果日本上空万里无云,其脸色就阴气沉沉,担心美军会来进攻;而每当天空乌云密布的时候,他就会多云转晴,这意味着恶劣天气的情况下美军不会进攻,东京和天皇的安全无须担心。

防患于未然,山本也在为可能到来的空袭做准备。他建议分散工厂、加强公共设施的保护,并强调大城市的中心城区人口过密,至少将妇女、儿童疏散一部分出去。但遭到首相东条英机的训斥,认为“这会破坏重要的家庭结构”,“是懦夫行为”。

气归气,但经过日俄战争的山本,对俄国海军袭击日本本土的惨状记忆犹新,人们纷纷逃进山里躲避炮火,愤怒的人群将当时舰队司令的家砸得粉碎。如果此时东京遭袭,民众一定会将怨气撒在他的身上,想想都后背发凉,他必须做些什么。

毋庸置疑,美国的攻击一定来自海上,山本决定“求人不如求己”,加强海上戒备成了他防御美军进攻的重中之重。他在日本近海精心组织了多条警戒线,并成立由171艘巡逻艇、私人渔船组成的第5舰队,专门负责日本北方水域的安全。

这些船只都安装有无线电通信设备,从距离海岸线130公里到1600公里的海域,部署多条警戒线,一旦发现美军行踪立刻报告。与此同时,山本每天多批次地派出侦察机进行远程巡逻,并随着美军在太平洋频频出击,这些工作更加得到重视。

从防御战术的角度说,山本算是未雨绸缪、尽其所能了。况且,从事后的情形看,这些警戒线也确实发挥了作用。一艘巡逻船在距离日本1300公里处,发现了哈尔西的突袭编队,接到报告的山本立刻调派兵力堵截,但令他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