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杰出的中国科学家
钱学森、邓稼先、杨振宁都是近代杰出的华人科学家,并且在各自的领域都有极其卓越的科学贡献,以至于常常会有人拿他们来做比较高低。
我个人认为这种比较是没有什么意义的。钱学森研究的领域是空气动力学,邓稼先则是把一生奉献给了国防事业,尤其是“两弹一星”的研究。无论是钱学森还是邓稼先的研究方向,都更偏向于实际应用,并且和国防军工有密切的联系。
杨振宁主要从事的是理论物理学相关的研究,他在四个细分领域作出了10多个极具开创性的理论成就,并且在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其实没有办法去比较高低,因为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并且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做到了世界最顶尖的水平。这就好比体育比赛,我们一般只会比较某一个单项谁更优秀,但不会去比较跳高运动员和跳远运动员谁更优秀。而钱学森、邓稼先和杨振宁在科学这个大类中就像是不同单项中最优秀的选手,所以没有比较的意义。
科学和科技的不同
虽然我们无法去比较三人的科学成就的高低,但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尤其是国防科技是完全两码事。科学理论具体来说是类似于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这样的基础理论。这些理论依靠的是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来推荐,客观地说这类知识是没有办法分国界的。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牛顿(英国人)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但把这个理论逐渐完善的却是法国的数学家们,尤其是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
我们不可能因为牛顿是英国人就不去用这个理论,更不能因为拉普拉斯是法国人就不去用他的理论。如果真的那样去做,那如今的航天科技恐怕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做了,因为谁都绕不开牛顿和拉普拉斯,而这两个人却又来自于两个国家。
杨振宁研究领域就属于理论物理学,也就是基础科学。他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学、粒子物理以及场论都有极其巨大的贡献。
其中他因为宇称不守恒获得诺奖,但这个发现却不是他最重要的理论,而且只能勉强挤进前三。他一生中最大的贡献来自于他和他带的研究生米尔斯一起做的杨米尔斯理论,这是规范场论的基础。
杨米尔斯理论到底有多重要呢?
我们就举个例子,曾经有5位科学家先后用这个理论去解释四大作用力的“强相互作用”,然后他们分两个批次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所以,杨振宁在理论物理学领域的贡献是十分突出的。不过,客观地说,他的科学贡献是没有国界的,而是属于全人类的。与他不同的是,钱学森和邓稼先的贡献主要是促进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国防科技,这类技术是有国界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无偿地去分享这类技术,这也会严重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国土安全。因此,国防技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立身之本。要知道20世纪中后期是特殊时期,拥有核武器和先进的航天技术会让任何一个国家在整个国际环境下都变得有底气。
因此,那一代的科学家真的非常伟大,他们克服了重重困境,实现了核武器和航天技术的“从0到1”。因此,他们对于中国的贡献是无人可以替代的。因此,在这个方面,钱学森和邓稼先的贡献是远远超过杨振宁的。
但这并不是说杨振宁对中国就一点贡献都没有。要知道无论是钱学森、邓稼先还是杨振宁,他们对于中国的贡献都不是任何一个常人能比较的。杨振宁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中国科技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他曾经多次向全球招募优秀的科学家来到中国做研究,其中清华有一个著名的“姚班”,培养了大量的中国的顶级计算机人才,而这里的“姚”指的是姚期智,他是图灵奖获得者,他就是杨振宁招募来的,除了姚期智还有很多其他的科学家,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除此之外,杨振宁还创建了很多一流的实验室和研究院。他提出科学家的生活都太劳苦,于是利用自己的声望向世界上的许多企业家募资创立科学创新奖金,比如:求是奖等等。客观地说,作为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已经做得够多了,像牛顿、爱因斯坦这样优秀的理论物理学家在晚年基本上就在享福了,像杨振宁这样从70年代至今,50年来都还在为自己国家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奔波的科学家能有几个?
总结
钱学森、邓稼先和杨振宁的科学贡献是在不同的领域的,因此拿来比较并没有任何意义。其次,钱学森和邓稼先的贡献对于我们国家至关重要,是无可替代的,这一点是杨振宁无法比拟的。杨振宁也并不是没有对中国作出贡献,这些贡献主要集中在科学和教育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