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女子育儿原创,当好妈,带好娃,娃娃爱妈妈。(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
“你现在只顾学习就好,其他什么都不用管”的话,正在影响孩子的未来
父母都是希望子女能够成龙成凤,学有所成的,如今期末将至,一年的努力,就要见成果的时候了,相信再佛性的父母,可能都会对孩子的成绩有所期待的,但是孩子成绩的好坏,却不仅仅与孩子的知识、老师的教育有关。与父母和家庭也是密不可分的,你知道么?
因此,父母想要孩子能够考出好成绩,那么一定不要在考前给孩子说这几句影响孩子成绩的话,不仅打击孩子自信心,还可能让孩子厌学弃学,甚至是影响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哟,可是很多父母都再犯,你中招了么?
总是说孩子笨
在父母眼中,初中以下的题,可能都是非常简单的,看着孩子做这些题的时候,还经常犯错,就会忍不住说,“孩子太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从而质疑孩子学习不努力。
但是在孩子心中,这些题,却并不简单,再简单的道理,想要学懂,摸透,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孩子正处于起步阶段,犯错是在所难免的。相信各位父母在这个阶段的时候,都曾经犯过一些很低级的错误吧。
而估计等到孩子高中以后,父母可能就不敢这么大放厥词了,往往就选择闭嘴了,但是试问一下,高中的知识,父母们又有几个没有学过呢?但是如今可能早就搞不懂了,难道也是太笨了么?
父母希望孩子聪明,成绩优秀,对孩子寄予厚望,这样的心情,我们是理解的,但是父母却不能以怎样的心理,经常给孩子压力,以上帝视角来审视孩子,觉得孩子这样不行,那样不行,这样是不对的。
而如果父母能够换位思考,想象自己处于这个年龄的时候,是否也是如此呢?这么一想,可能很多父母都会释然了吧!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犯错是在所难免的,而在学习过程中,孩子需要的,更多的是鼓励、表扬,而不是给孩子传递消极情绪,可能有的父母会说这是激将法,但是激将法是这么用的么?天天用、时时用,这还是激将法么?
这样的“激将法”用多了,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认为自己真的很笨,一无是处从而自暴自弃。对于孩子来说,几乎只要智力没什么问题的,孩子都是很聪明的,但孩子学习成绩差,听不懂,这可能是孩子学习方法不对,缺乏自信心,这些就需要父母给予帮助,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多鼓励孩子,培养孩子自信心,这样孩子的成绩,才会越来越好的。
总是否定孩子的努力
对于父母来说,可能会经常否定孩子的努力,别不承认。
比如孩子考试考砸了,会认为孩子学习不努力;孩子作业不会,会认为孩子不努力学习,上课不听讲,孩子贪玩一点,认为孩子学习一点不上心,稍微用点玩耍的时间学习,成绩都不知道提高了多少。
父母总是简单粗暴地认为,孩子的错误与问题,都归咎于孩子“不够努力”,如果孩子早点能够努力一些,事情早就解决了,这样的教育观念是非常错误的。
要知道,孩子可能努力了,但是孩子却否认了孩子的努力,从而孩子就可能会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是白费的,自己太笨,不是读书的料。也可能会认为自己努力了,却没有被父母看在眼中,从而伤心不已,从而不愿意去努力了。
对于孩子的学习与考试,出现了问题,考砸了,这其实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任何的孩子,其实都是有可能出现失败的情况。而我们不能只要孩子一出问题,一考试失败,就认为孩子是学习不积极,不努力导致的。如果父母经常这样责怪孩子的话,不仅可能让孩子学习越来越不努力,并且还可能让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因为在孩子眼中,父母从来就没有真正地理解过自己。
父母想要孩子学习优异,那么就不能否定孩子的努力,要将孩子的努力看在眼中,了解到孩子努力后,依旧成绩不好的真正原因,帮助孩子知道怎样地努力才是最有效的,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表,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成绩逐步提升。
别总是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挤兑自己的孩子
相信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是听着父母说,“别人家孩子如何如何,自己如何如何”这类话语长大的吧!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可能很多人都忘了,但是却将这样的教育孩子的方式给完美继承了。依旧重复着父辈的这样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是非常不好的。
孩子从小就被别人家孩子所困扰,而自己却成为了父母眼中的失败者,这样不仅不能激起孩子的好胜心,反而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了,父母更关心别人家的孩子了,父母对比人家的孩子那么了解,却一点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在父母眼中自己没有优点,只有缺点,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压力下,不被信任和认可,孩子哪里会有什么自信心呢?父母想用这样的方法,来激励自己的孩子,但是方法不对,用多了,不仅没什么积极作用,反而深深地伤害了孩子。
最后在提醒一下父母,别总是以“自家父母”的身份,说着“别人家的孩子”的话,还不如好好想想,自己如何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孩子都是不同的,独一无二,父母别再盲目攀比了,不要总是拿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和自家孩子的短板比较,而是要尊重孩子的个性,找到孩子的优点,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多多鼓励,帮助孩子找出问题,这样的父母,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提升自我。
别总是拿奖励和惩罚来作为换取孩子成绩的砝码
临近期末,可能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作出承诺,比如说,考好了得到什么样的奖励,考差了,可能会受到处罚之类的约定。
但是这样的方法,可能会有效,但是其负面影响也不小,比如说,孩子虽然希望得到奖励,但是同时也可能会害怕受到惩罚,孩子就可能受到两种情绪的干扰,而无法安心学习。
同时,如果孩子达到了目标,父母却没有履行承诺,就可能让孩子对父母失望,不再信任父母。
此外,用奖励来当做诱饵,让孩子用成绩来换,这样的方法,可能就会让学习变得物质化,没有奖励,孩子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学习也不再是孩子的事情,而是有没有奖励的事情。甚至,孩子为了拿到奖励,抄袭、伪造成绩单,这样不好事情的发生,也是有可能的。
教育孩子,促进孩子学习,奖惩是需要有的,但是需要把握一个度,奖励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不是达成孩子努力学习的动因。并且父母要知道,孩子的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学习和考试的意义,也是只是分数,孩子真正地能够学到知识,能够从学习中有所收获,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让孩子什么都不用做,只顾学习就好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对孩子都是非常疼爱的,从小都不让孩子做什么事情,当孩子读书后,更是只让好孩子专心学习,其他什么事情都不用管,也不用做。
父母这样做,虽然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学习。但是这样的做法,却可能让孩子养成“养尊处优”的习惯,变得优越感十足,从而成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妈宝。考好了,更是骄傲不已,甚至会向父母索要奖励,考差了,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还可能将责任归咎于父母身上。
对于孩子来说,一味地学习,并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并且孩子学习的专注力,也是无法长时间维持的,一般半个小时的样子,孩子就可能无法集中精神继续学习了,这个时候,其实应该让孩子劳逸结合,休息一下,做点其他事情,对孩子更好。
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只是一味地学习,可能很快就容易厌烦学习了,也可能因为缺乏锻炼和活动,从而导致身体素质差,这样是不利于培养全面型人才,不利于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做事情的时候,也是可以学习的,生活中处处都是充满学问的,在做一些家务,帮父母忙的时候,其实就是理论用于实践,活学活用的机会,父母却剥夺了孩子这样学习的机会,实在是非常可惜的。
说句心里话:
我们想要孩子成龙成凤,而不是学习的机器,其实就不能让孩子与生活脱节,而是应该多带孩子外出活动,让孩子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这样孩子才不至于成为只会读书学习的缺乏独立能力的妈宝。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