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称章鱼就是外星人?各种证据表明,怀疑应该是对的

章鱼在海洋里生活得好好的,但突然就成为了人们争议的对象,有人说它是外星生命或者是有一部分基因来自外星,并不是完全在地球本地诞生的物种。

这样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毫无根据的博人眼球,而是出自科学家之口。2018年的3月份出现了一篇题为《寒武纪生命爆发的原因——地球还是宇宙?》的论文;

这篇论文由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33位科学家共同发表,如此多的人数也增加了这篇论文的影响力,而且这篇论文还发表在了非常权威的同行评议期刊《生物物理学与分子生物学进展》上,这更是给论文增加了不小的分量。

经过媒体的大量报道,一时间章鱼就成为了坊间议论的对象,有小伙伴说,如果它是外星人,那我早就吃过外星人了,听起来挺有成就感的。

其实论文中关于章鱼的研究并不是论文的重点,章鱼这个例子只是用来论证更大的问题,就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原因。

这个问题一直是古生物学界的未解之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简单来说就是大约五亿年前地球生命的种类、数量突然多了起来,但科学家并不知道为什么?或者是发生了什么?

因为在生命大爆发之前地球上的生命就没有留下任何化石证据,科学家猜测这时地球上的生命只是简单的单细胞生物,或者是多细胞的集合,总之非常原始。

但是突然间生命留下来的化石证据就增多了,这说明地球上的生命来了一次跳跃式的发展,科学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生命会突然增多、呈现出了爆炸式的增长。

这些生物最后都经过进化。然后分化成了先进地球上的所有物种。

关于生命为何突然爆发,论文中指出是外星病毒、细菌干扰的结果。也就是说,按照当时地球上的生命发展来说,不会突然出现比较大的跨越式进化;

但是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以后,给地球带来了外星病毒或者是生命,影响了地球生物的进化,因此才导致了寒武纪地球上的生命大爆发。

其实这个理论并非是在论文中首次被提出,早在上世纪的70年代就有科学家提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方式并不是地球本地进化,而是来自于外星生命的播种,这就是所谓的生源说。

意思就是生命是有源头的,有来历的,并非凭空出现,像是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小行星从外星带来的,这些生命被冰封在了小行星内,它们落到地球上以后苏醒然后进化。

论文的主要观点其实就是引用了生源说,至今在科学界生源说一直也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也一直得到科学界的认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太阳系的小行星上寻找生命的迹象。

在论文中科学家为了论证生源说得正确,就拿神奇的章鱼做了例子。

为什么是章鱼呢?因为它很奇怪,不仅外表奇怪,而且基因和进化遗留下来的化石记录也奇怪。

章鱼是软体动物全身没有骨骼,但它们有一个非常大的大脑,非常聪明,具有使用工具和优秀的脱困逃跑能力,可以变色伪装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章鱼还有3300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比人类还多。最重要的是章鱼具有编辑RNA的能力,我们知道身体蛋白质的合成是由DNA控制的,但是从DNA到蛋白质的合成中间还需要RNA传递信息;

最终由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在这个过程中DNA就像是厂长、而RNA就是现场负责人。不过章鱼具有越过厂长直接指挥现场负责人的本领,它们可以自己指导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这一点有别于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这也揭示了为何章鱼几亿年看起来不怎么进化的原因。因为它们必须要进化,只需要通过编辑RNA就可以适应环境。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列举了化石证据,指出地球上的单细胞生物要想进化到章鱼这个聪明先进的物种,时间根本来不及,因此科学家认为章鱼是从外星来的,在他们来之前就已经进化了。

也就是说,小行星带着章鱼的受精卵来到了地球。当然还有细菌、病毒这些微生物也影响了地球生命的进化。

那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们人类、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体内都包含有外星生命的基因。当然,在论文中科学家还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它们认为在银河系中至少存在1000亿个类似于地球的行星,这些行星都有可能存在生命,都是生命的乐土;

而且这些行星上的岩石都有可能被一些撞击事件带到外太空(在地球的南极曾经就发现了火星陨石),或者一些小行星在这些行星的大气上层掠过,带走大气中的微生物。

这些带有生命的小行星会在银河系中到处漂移,它们会被其他天体捕获,如果这个天体适合生命的生存,那么生命就会在这里扎根。

像是我们的地球在其历史上被很多的小行星撞击过,难免这些小行星中会有被冰冻的微生物甚至是受精卵。

它们落到地球上以后就会导致地球生命的快速进化。

生命的起源到现在依然是个大的谜题,在没有解开这个谜题之前,任何的猜测都是有可能的。也许生命真的只是在地球上本地进化,也许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就是地球生命本身进化的结果;

至于为什么生命突然会多了起来,其中的原因只不过我们还没有发现。

但也不排除生命受到外星的影响。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关于章鱼的猜测也就是正确的。

论文:doi.org/10.1016/j.pbiomolbio.2018.0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