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颜小二述哲文
1、黄渤:你认定这事儿(信好话),你可就完了
黄渤在一场电视节目采访中说:“(没成名的时候)天天都是冷遇,在剧组里边做小演员,没人搭理你,还各种小心机....成名以后,身边全是好人,每一张都是洋溢的笑脸.....天天碰到像影迷,(说)黄碧你很帅呀,你自己认定这事儿,你可真就完了。”
黄渤作为实力派演员,在为人处世上,也是相当有实力的。
一次采访,我们可以从黄渤的言语中感受到他的“诚意”,他告诉我们,“好听的话,要是信了,就完了”。
黄渤活得挺“通透”,因为,他能在铺天盖地的“好话”中,把握自己。
2、防不胜防的,是“捧杀”
颜小二喜欢看《知否》,不是说剧情有多么“惊心”,只是从里面看到了“细思极恐”而又于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心思”,继而觉得这部剧用了心。
在《知否》中,顾廷烨的继母小秦氏看上去对他很好。在少年顾廷烨犯错的时候,她总是护着他,从不责怪他。每当顾廷烨做了荒唐事,惹得其父亲发怒,小秦氏便将其挡在父亲的怒火之后。
父亲的怒火烧不到顾廷烨,顾廷烨便越发没有规矩,以至于父子两的关系越来越差。
直到顾廷烨做的荒唐事气死了父亲,慈母形象的小秦氏才暴露真面目。
原来,小秦氏多年的溺爱,并非情不自禁,而是有意为之“捧杀”。
我们现在所看的电视剧,里面的一些小故事、小心机,虽然高于生活,但往往源于生活。
“流言蜚语”对人的杀伤力虽大,但直接。
叫人防不胜防的“捧杀”,却是软刀子,刀刀见血,而人可能受伤了却不自知。
3、《老子》:让我们从高处跌落的人,可能是那个总说“好话”的人
而颜小二在读了《老子》以后才发现,许多时候,让我们从高处跌落的人,可能是那个总说“好话”的人。
对于这一点,《老子》一书的第九章值得一品: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求高求远求突出,这本是人之常情,没什么。
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个人进步,都与我们“争高求远”的心思有关。
只是,对我们真正发挥作用的,或者说有意义的,是“过程”,而非过于“圆满”的结果。
“圆满”里的危机,远比“空虚”时大得多。
对于盈满,老子说,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
对于锋芒,老子说,显露锋芒,容易引来打压。
对于满堂金玉,老子说,满堂金玉满堂,无法收藏不说,还容易被人觊觎,引火烧身。
对于事物阴晴圆缺的的发展规律,老子说:把事情做得圆满,这种时候就要懂得含藏收敛,否则“物壮则老”。轻则走下坡路,重则“自毁而不自知”。
也就是说,即便是“好东西”,即便是让我们舒服的“东西”,也不能“太多”、“太满”,否则这“好东西”就是“玫瑰刺”,扎一下,就得见血。
从理论回归例子。
《知否》中顾廷烨气死父亲的狂妄,无疑有小秦氏一份“功劳”。
她不喜欢顾廷烨,甚至视他为眼中钉,但是却不打压他,反而“以捧为杀”。还有什么比人在自我盈满中“腐坏”而坏得更彻底呢?
老子指出“锐不可常保”的规律,初看不够“惊心”,但以《知否》里小秦氏的险恶为载体,我想,各位大抵能揣摩出这之中“惊险”。
所以,各位不妨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存在无论自己干什么,都说“好”的人,这样爱讲“好话”的人,颜小二的建议是:“保持距离”。
其无原则、无条件的认可若是真心,虽难得,但“有毒”;若其无原则、无条件的认可是“假意”,对方和我们的交往,显然没有什么“诚意”,甚至还有“恶意”。
通透的人,对“好话”存疑。
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颜小二将这个“规律”摆出来,如何运用,还看各位。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转载、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参考:书《老子》、电视剧《知否》、你我的生活等~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电影、文学作品、人生百态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