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姆森是科斯理论的杰出继承者。他认为,由于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这两大人类的共性,还有资产的专用性、不确定性的程度和交易的频率这三种特定交易,所以各类市场都存在不同的交易费用,因此应建立不同的资源组织方式,降低各类市场的交易费用。如餐饮交给自由市场组织,自来水交给政府组织。
在众多市场中,货币市场更符合威廉姆森所描述的中间状态:即自由市场与公共机构内部化合作。
具体来说:央行是公共机构,负责确立货币制度,掌控货币发行规则,监管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私人机构,负责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货币制度是公共用品,货币是私人用品。
在当今的货币经济中,大部分货币都是由商业银行创造的。央行应该将货币的发行权交给商业银行。因为货币的供应量和利率由自由市场决定才是最有效率的。
较接近(只能说接近)这一模式的是香港的银行系统。香港没有央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扮演了监管角色,确定货币发行规则。当然,香港金融管理局保留了对货币市场干预的权力。
香港金融管理局采用百分之百外汇准备金发行机制。汇丰、渣打、中国银行(香港)三家商业银行向金融管理局缴纳一定数额的美元,换取等值的港元“负债证明书”后,才能增发港元现钞。
商业银行迫于盈利压力、市场商誉及强力监管,会对每笔贷款都慎之又慎,不敢大规模释放信贷货币。这符合奥派的商业周期理论,让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趋于一致,抑制货币滥发,降低金融风险。
但是,为什么各国的中央银行严格掌控着货币发行权?不放心将信贷供应量和利率完全交给商业银行和自由市场?
这就是传统商业银行的大数据缺陷造成的。根据上面的分析,传统商业银行不具备互联网平台这一级别的大数据分析能力,信贷失控的风险非常高。因此,保守的商业银行主要以固定资产为抵押发放信贷,而创新的商业银行往往在危机中阵亡。
如果互联网金融平台(如蚂蚁军团)加入,能让货币回归自由市场吗?
蚂蚁基于大数据发行和创造信用,可以更有效的配置货币和防范风险。当然,蚂蚁现在还不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它更多地是利用大数据优势与银行合作。不过,理论上,大数据银行可以胜任货币发行权,合理地调节信贷供应,使得利率水平接近于自然利率。所以,大数据银行可以重塑央行体系,让货币重回自由市场。这是蚂蚁可以想象到的野心。但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蚂蚁可能也存在。
蚂蚁的一大风险是垄断。与马云同台的一位财政官员表示,防止金融科技诱导过度金融消费,防止金融科技成为规避监管、非法套利的手段,防止金融科技助长“赢者通吃”的垄断。
这里的垄断有两点:一是特许经营权,一些领域的经营权连腾讯也不具备;二是对私有数据的垄断。
蚂蚁最大的优势是大数据,但是大数据中的个人数据并不属于蚂蚁,它是10亿用户的私人资产。蚂蚁无偿地利用私人数据获得金融优势,同时有可能引发市场扭曲。
蚂蚁最大的收入来源确实是借贷业务,占其总收入的39%。蚂蚁主要收取的是借贷产生的技术服务费,但其费用也是源于银行的利息分成。因此,有人从道德角度批判马云,嘲讽蚂蚁为蚂蝗,靠放贷收取海量用户的大量利息。但这种批判并未理性地指出问题的根本。
真正的问题在于,平台凭借对个人数据的垄断,成为信息的绝对优势方,容易对信息劣势方构成降维打击,最大限度地攫取每一个用户的“交易剩余”,使得全民财富向平台所有者集中。这就是网友调侃的“未来是1%的人控制了120%的财富,因为其他人都欠着花呗、借呗”的真实逻辑。
如果个人数据的产权无法私有化,那么将货币发行权交给大数据银行那是灾难性的。大数据银行可以将利用数据优势消灭或控制商业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操纵市场利率。所以,大数据银行重塑央行体系的前提是,解决数据私有化问题。
垄断私有数据,是如今全球互联网巨头共同面临的问题。Facebook因此接连遭受美国官方的调查,谷歌最近也遭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起诉,其中一项指控是“消费者被迫接受谷歌的政策、隐私保护和对个人数据的使用”。如果蚂蚁在美国上市,同样可能面临个人数据方面的调查或指控。从这个角度来说,蚂蚁之所以能成为“蚂蝗”,根本上是因为吃尽了10亿用户的私人数据红利。
如果数据私有化,蚂蚁还是这只万亿市值的大象吗?
近些年,数据私有化运动兴起,个人数据问题在技术上和法律上都在寻求新的解决方案。Facebook推出Libra,也是在探索利用分布式技术解决个人数据问题的可行性。只有在分布式的系统中,个人数据产权属于私人,所有者可以在监管规则下选择无偿地贡献数据,或有偿地交易数据,如此大数据专家舍恩伯格主张的数据交易市场才可能形成。
只有数据私有化和数据交易市场兴起,互联网平台、商业银行和金融企业才能在平等的起跑线上竞争,商业银行可以在数据交易市场中购买数据,从而建立大数据优势;个人也才能与平台公平博弈,不被“剥削”、“杀熟”。
所以,大数据银行可能重塑商业银行体系,改变信贷货币单一的介入方式,让货币配置更有效率,重构货币经济的底层逻辑;同时,大数据银行还可能重塑央行体系,推动货币回归自由市场。
最后,Facebook的Libra是一种艰难而有益的尝试(尽管失败的概率极高)。央行的公共监管角色被全球社会性组织替代,其社区宪法的效力将受到严峻的挑战。它是大数据银行重塑央行体系的最高级别,也是全球社会化自治的一种试验。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个人数据私有化。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个听硬课、读硬书、看硬文的硬核学习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zhibenshe0-1),学习更多深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