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科幻电影《火星救援》等热映,这个地球的邻居——火星再次成了大众关注的航天探索热点,我国也宣布了自己的火星探测计划。近日,有6人结束了为期一年的“火星生存之旅”,重新“回到地球”。当然,他们并没有真的登陆那颗红色星球,而是在地球上的夏威夷进行的模拟训练。那么,模拟火星生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首先,这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开展的一个项目,名为“HI-SEAS夏威夷太空探险模拟”。该项目之前已经进行过3次模拟,最近刚刚结束的是第四次模拟,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从2015年8月29日开始,经过甄选的六名志愿者(三男三女)来到夏威夷的莫纳罗亚火山,这里几乎没有动物,植被稀少,与火星的地貌环境颇为相似。
为了尽可能模拟火星上的生存条件,他们住在一个直径11米、高6米的穹顶居住舱内。志愿者没有手机等常用通讯设备,与外界唯一的联系方式是延迟20分钟的电子邮件——这是地球和火星之间的实际通讯延迟时间。如果志愿者想要离开居住舱的话,就必须穿上沉重的宇航服,提供的氧气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该实验并没有模拟火星上的真实重力(相当于地球重力的2/5),目前还未知会不会在后续实验中考虑追加。食物方面,虽然不必像《火星救援》中的男主角那样去精打细算和自种土豆,但补给量也受到严格限制,每4个月供给1次食物(多为罐头和冷冻食品),每两个月供给1次用水。参加实验的人选充分考虑了性别比例和职业平衡,包括1名法国天体生物学家、1名德国物理学家,还有4名来自美国的宇航员、建筑师、记者和土壤科学家。
每周,志愿者们要在厨房开一次会,通过视频进行会议记录,不同区域安装了传感器来记录成员间的互动情况。此外,他们还要每周填写报告,玩虚拟现实游戏来防止出现抑郁等。尽管是模拟,火星生活也不是这么轻松的。为了应付真实任务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NASA还安排了不少紧急事件模拟来考验团队合作和成员精神状况,例如电力中断、工具损坏、强烈辐射下的被迫撤离等。
由于各方面原因的限制,在地球上进行模拟火星生存,自然不可能100%做到和真实火星上的一样,尤其是志愿者在地球上模拟时的心理状况,肯定与实际孤独生活在遥远火星上相差甚远。NASA这个系列项目主要是为了查看真实火星载人探索任务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从而好早作准备。
之后,NASA还将进行后续的模拟生存实验,笔者在此衷心希望人类真正踏上火星红色土地上的那一天能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