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大,溥仪也变得越来越叛逆,时不时的就要反抗一下旧制度、旧礼仪。譬如,他不愿乘皇轿而要坐汽车,他为了骑自行车而将门槛锯掉,他要穿洋装、打领带、戴猎帽,等等。
▲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伪满洲国皇帝
但最令端康太妃震惊的是,溥仪居然提出要戴眼镜!天哪,太可怕了,皇帝竟然要戴眼镜!这是万万不能的。
最早发现溥仪眼睛近视的是庄士敦。因为每次上课快结束时,他发现溥仪总是回头看那个座高近两米的大钟而不是更近的小钟。于是,他提出请医生给溥仪检查视力并配戴眼镜。
但这个提议遭到了端康太妃、内务府和醇亲王载沣的坚决反对,直到庄士敦以辞职相威胁,保守派们才最终同意。溥仪戴上眼镜后,显得斯文了很多。他其实是喜欢戴眼镜的,特别是金边眼镜。他后来照的相片,大都是戴着眼镜而照。
▲爱新觉罗·载沣,宣统帝溥仪生父,清朝宗室,于宣统年间任监国摄政王
说溥仪孤独,其实也不全是。至少他每天都会收到很多来自四面八方甚至是世界各地的信件。信件大多是匿名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投诉的、有谋官的、有告密的,甚至还有请求皇上入教的。
最有意思的是,有几位外国女孩来信主动提出,愿意“侧身于皇帝的嫔妃行列”。当然,这些英文信都被庄士敦给直接处理掉了。其实溥仪也往外面写信并给报社投稿的,他曾以“邓炯麟”的笔名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小诗,后来还被庄士敦翻译成英文并收入了《暮色紫禁城》那本书中。
当时紫禁城能直接与外界联系的,是一部电话。为装这部电话,溥仪也是经过多次斗争才获得的。醇亲王载沣开始不准皇宫安装,但后来溥仪一句话把父亲噎住了:“王爷府上不是早就安了电话吗?”
溥仪对父亲很不满,心想你辫子剪得比我早,电话装得比我早,汽车也买得比我早……但醇亲王认为,皇帝啊,皇帝,随便和别人接触,皇威何在?成何体统?!
▲胡适,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电话安好后,溥仪兴致勃勃地按照电话本随意给人打电话:“来者可是……杨小楼?”京剧著名演员杨小楼接到电话后一愣:“嗯?您是谁啊,哈哈……”溥仪不等他说完,便急忙把电话给挂了。
只有一次,他给刚回国的胡适博士打电话,两人说上了:“你是胡博士呵?好极了,你猜我是谁?”“您是谁啊,怎么我听不出来呢?”“哈哈,甭猜了,我说了吧,我是宣统呵!”“宣…宣…统?……是……是皇上?”“对啦,我是皇上。你说话我听见了,我还不知道你是什么样儿。你有空到宫里来,叫我瞅瞅吧!”
几天后,胡适真的来皇宫拜见皇上了。守城的护军们一头雾水,他们之前没有听说有这个安排。在费了不少口舌后,护军报到溥仪那里,他才想起了这事,胡适也就进了宫,两人坐着谈了20分钟的话。
由于胡适当时是个有名的新派人物,在与皇帝见面的事情传出去后,王公大臣们大为恼怒,而新派人物也攻击胡适有“膝盖发软”的毛病,并说他拜倒在皇帝面前。当然,下跪是完全不真实的。后来冯玉祥将溥仪逐出皇宫后,胡适极力为溥仪鸣不平,并谴责冯玉祥驱逐孤儿寡母是“东方的野蛮”,是“中国共和政府最丑恶的行为”。军阀当道的时代,胡适敢于这样做,恐怕不仅仅需要“善良”而更需要“勇气”了。
▲庄士敦,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外籍老师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那紫禁城的世界呢?孤独,沉闷,陈旧,保守,就像是一所大监狱。溥仪的身边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一群遗老,一些太监,几个太妃,还有成群的年老色衰的宫女们。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啊。
1923年2月,在庄士敦和两个伴读溥杰、溥佳的帮助下,溥仪精心策划了一个出逃的计划。但就在计划实施前的一小时,或许是哪个太监报告了内务府,溥仪还没来得及走出养心殿,醇亲王一声令下,各宫门一律断绝出入,紫禁城立刻进入戒严状态,出逃计划彻底流产。醇亲王担心的是:如果皇帝逃出宫城,那民国的优待计划岂不要废止?每年400万元的优待费岂不泡汤?这可是开不得玩笑的。
但是,紫禁城的日子终究要走到尽头。1924年11月5日,在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没几天,其部下鹿钟麟和临时内阁代表李石曾拿着临时内阁签署的《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同时带着手枪队杀气腾腾地来到故宫,要求溥仪在修正书上签字,并限令两小时内搬出紫禁城。
内务府大臣绍英见天降横祸,一时急得要命。他先走到李石曾的跟前说:“你不是大学士李鸿藻的公子吗,如何也帮着当局欺压清室呢?”见李石曾扭头不理他,绍英又哆哆嗦嗦地走到鹿钟麟的面前哀求道:“你不是太傅鹿传麟的嗣子吗,如何对清室如此苦苦相逼?”
鹿钟麟听得不耐烦了,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炸弹,往桌上重重一放,喝道:“要是再不搬出,我就要令景山上开炮了!”
就历史经验来看,武力威逼一般都是成功的,也可以免去很多口舌之争。于是,溥仪等人被吓得魂不附体,慌忙从紫禁城中搬出。当时国民军给溥仪等人预备了五辆汽车,由鹿钟麟亲自将他们送到溥仪的父亲、前清摄政王载沣居住的醇王府(北府)。
溥仪下车后,鹿钟麟笑嘻嘻地上前跟他握手,并问:“溥仪先生,你今后是打算做皇帝,还是要当个平民?”溥仪说:“我愿意从今天起就当个平民。”鹿钟麟听后松开溥仪的手,笑道:“好!那么我就保护你!”至此,中国终于没有合法的皇帝了。
其实在1912年后,溥仪就已经不是什么皇帝了,帝制虽然没有被完全消灭,但真正的皇帝早已被埋葬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是啊,紫禁城里的溥仪究竟算什么呢,前清的关门皇帝还是民国的特殊公民?谁也说不清,也许这本来就是一个时代的怪胎。但不管怎么说,溥仪应该变成正常的国民,正常的人。他应该参与社会生活,以失去他的威严为代价,去赢得属于他的责任与荣誉。
可叹的是,在那个翻云覆雨、风雨大作的幻变年代,溥仪在出宫后却走上了一条本不该有的不归路,最终沦为日本侵略者的傀儡而成为战犯,并最终受到历史的审判。这一切的一切,真的像是一场梦一样。
▌摘自《天命所终:大清帝国的衰亡》,金满楼(著),北京紫云文心图书授权合作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