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进展》杂志当地时间10月23日发文称,美国弗雷德? 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FHCRC)和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一项新的数学建模研究,对4种不同抗病毒疗法的最佳时间提出了重要新见解。他们的研究弥补了抗病毒药物对抗COVID-19的知识缺口。
研究人员收集了来自4个国家的25名COVID-19住院患者(新加坡11名,德国9名,韩国1名,法国4名)相关数据,并分别对其使用4种不同的抗病毒疗法。
分析结果显示,在出现典型症状且病毒载量达到峰值后,使用两种小分子药物(remdesivir和selinexor)、中和抗体或细胞免疫疗法,均可缩短病毒脱落时间并降低免疫反应强度。
然而,在该时间段给药可能不会对病毒的“曲线下面积”(病毒在整个感染期间的总病毒载量与时间的函数,简称AUC)产生明显影响。
论文作者、FHCRC研究人员Ashish Goyal认为,在病毒载量达到峰值之前(即感染症状出现前)进行强效抗病毒治疗,也许可以最大程度地抑制病毒的AUC。但作者也提醒,在该时间范围内使用中等强度的抗病毒药物,可能会导致耐药性产生。
由于缺乏疫苗或广泛的群体免疫,抗病毒疗法是有效缓解COVID-19病情的最好办法。
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的模型“虽然为评估所有主要类型的疗法提供了广阔平台”,但也存在局限性——“我们的模型不能用来预测治疗结果,只是说明了设计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原则。”
Goyal等表示,在决定何时及如何使用不同疗法时,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判断病毒脱落时间与病毒AUC两者间哪个与评估COVID-19的严重程度更相关。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AUC最能预示不良结果,那么除了有效的接触后预防外,所有形式的抗病毒治疗都不太可能有临床效果。然而,如果脱落时间最能预示结果,那么早期检测和治疗是极有希望抑制疾病发展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