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公眼中的“国之栋梁”:张灵甫、黄百韬、胡琏,他们有啥本事?

国民党的家底不可谓不厚,不光经济基础雄厚,高级的军事人才也是不少。但是蒋公曾在晚年说出了国军是被自己打败这样的话,说明这是他早就意识到,却不愿意承认的事实。我们把那些各个派系中的一千多名高级将领细细掰着手指头数数,也只有三个人被蒋公承认是国家的栋梁。不禁为蒋公悲凉一把。

一、蒋公的国家栋梁

1、资格不老职务不高的张灵甫

其实他在那么多的高级将领中是排不上名号的,仅仅是黄埔四期毕业,在抗战要结束时才当上了师长。不过这个师却是蒋公手里的头号王牌军,碾压级别的七十四师。这自然跟他的敢于拼命能立战功分不开。

抗战时他敢带着组织的敢死队从悬崖绝壁登上山的顶峰去袭击日军,并且夺取山顶后能够多次打退敌人反扑死扛五天五夜,为万家岭大战胜利赢得时机。

对蒋公的知遇之恩,张灵甫感激到骨髓里,所以才会在孟良崮死守不撤。他从没想过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而是想要把自己当作最香的诱饵吸引解放军的主力,等待救援军然后里应外合打个漂亮的开花战。但是,骨干的现实是数十万援军却没人肯真正去损耗自己的兵力,最终导致这位抗日战争立功无数的将领阵亡。

蒋公也只能在他死后来个痛惜加痛惜,党国的损失痛惜是挽不回来的。蒋公明白,张灵甫是在为党国而战,而不是跟其他将领一样为利益而战。所以称他是“国之栋梁”。

2、杂牌中王牌战星——黄百韬

没有任何的背景,没有一点靠山,不知道黄埔军校的大门朝哪开,却能够受到蒋介石的信任和青睐,黄百韬是名副其实的小人物成功逆袭。谁都知道中央军看不起那些杂牌部队,他就靠着打仗时向前冲、敢卖命能吃苦这一法宝被蒋公注意到并且逐渐被重用。

跟其他国军将领的奢靡生活不同,他时刻都保持一种勤勉谨慎,没有那些不良的嗜好。就算被人嘲笑他顽固,他也不去效仿。对于那些大战在即,开完如何攻打会议就马上下舞池的人,他表示看不懂:“都这时候了,还能欢乐得起来。”

虽然后来因为救援张灵甫不力被处分了,但是他却没有怨言,相反在淮海战争时,他仅以一个兵团的兵力就敢去牵制解放军伤亡6万多人。蒋公当时下了大力气让其他高级将领不惜一切去解围,但是最终没能成功。

当“不顾生死,要跟对方决死战”这句话传到蒋公的耳边时,蒋公被彻底感动。并且亲自参加了他的葬礼。

3、负气撂担子的胡琏

蒋公下面有个性的将领不少,敢跟他跳脚怄气的也不少。但是能够在怄气之后依然不忘军人职责能够为他拼命的就只有胡琏了。

本来胡琏是认为自己当12兵团的司令是稳稳的,但是蒋公却只让他做了个副职,正位让黄维夺了去。胡琏一气之下不干了,找了个回家照顾老父亲的由头直接走人。

不过这个人不在军中的副司令心是随时跟着部队的,当听到黄维被我军包围在了双堆集时,他主动向蒋公请战,要和12兵团同生共死。那时的形势,去就是送死。胡琏不顾个人安危冒死参战的行为让蒋公大为钦佩。虽然后来没有扭转战局,但是蒋公依然赞他是国家的栋梁。

二、为何蒋公有千名将领,却是寡人一个

国民党中离不开派系,乱七八糟的派系从来就没有齐过心。勾心斗角为的都是各自的利益。可以说,围绕蒋公的大都是图利之辈。尤其是解放战争,解决了外部之患,关起门来自己人打自己人,那些派系就又开始打自己的算盘了。

颇具军事才能的胡宗南和汤恩伯,这都是被蒋公寄予厚望的,但是却在跟解放军的对战中表现得惨不忍睹。抗战中明明能打硬仗能拼命的王耀武,一个威名远扬的将军居然只坚持了八天就被打出济南。

蒋公很看好薛岳,把自己的嫡系部队给他带,没想到半年时间就给葬送了两个整编师。嫡系可是蒋公的命脉,这简直就是要他的命。

当一个将领开始为自己谋后路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打败仗的准备了,这一仗也就必败无疑。就像当初黄百韬预料的济南之战必败一样,他曾在无线电中听到了王耀武向在南京的夫人交代事情,事无巨细,居然煲了半个小时的电话粥。那时济南之战刚起,身为统帅没时间指挥却有时间顾家事。不败都没天理。

所以,蒋介石混到最后只得了区区三个国家的栋梁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