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手怕近战?看看战弓磅数,让郑成功铁人军告诉你啥叫弓兵近战

编者按:在动漫游戏以及很多文学作品中,弓箭手的形象大多都是身材瘦削纤细,近战能力较弱的形象。很多文艺作品中的弓箭手都是容貌俊美,比如《魔戒》中的精灵王子莱戈拉斯。甚至还有很多女性形象以使用弓箭著名,比如《饥饿游戏》的女主角凯妮丝,《犬夜叉》里的女主角戈薇等等。很多小说的描写也经常见到冲入地方弓箭手阵型,脆弱的弓箭手脸色煞白一哄而散的桥段。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弓箭手到底是什么样呢?

创作于二战时期的《魔戒》作为欧美现代奇幻文学的“开山鼻祖”,它对于此后出现的奇幻文学以及衍生的奇幻题材的电影、动漫、游戏,都产生了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容貌俊美擅长射箭的精灵族的形象可以说是深入人心,现在所有文艺作品中的精灵族形象都是来源于此。所以各种文艺作品中容貌俊美擅长射箭的形象的主要来源大多也都是借鉴了《魔戒》中精灵族的设定。

而游戏中一般出于平衡性的考虑,弓箭手如果设定为远程强大,近战也很强大,那么这游戏实在难以玩得下去,因为别的职业没人玩了。同样女性的生理结构先天弱于男性,女性形象如果手持巨斧、大锤与男性角色进行厮杀显然违和感比较大,于是女性战士形象往往选择作为远程的弓箭手,够帅气也够优雅。男性角色主要作为近战肉盾,女性角色作为远程辅助不擅长肉搏近战,这样还能有很多英雄救美的剧情,有利于剧情的平衡,如果男主角或是女主角都是射箭、肉搏全能,剧情的平衡性也会丢失。

另外,西欧的文化中,对于弓箭手的地位也并不重视,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的主要内容“骑士七艺”分别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并没有射箭这一条,远程武器选择使用投矛而非弓箭。虽然说并非西欧骑士都不会射箭,但确实相对来说,西欧骑士对于射箭来说并不重视。

锁甲时代还有会射箭的骑士老爷,但是到了板甲时代,板甲的构造来说根本无法射箭,板甲的大护肩导致肩关节活动并不灵活,难以做出开弓射箭的姿势,铁手套有会刮弓弦,所以板甲骑士是没法射箭的。不过板甲是伴随着火器一起出现的,相当一部分板甲骑士们选择直接携带火枪来作为远程武器。骑士们对于弓箭的不重视,就导致了西欧文化中普遍更崇尚近战,弓箭手的地位相对较低,颇有真男人就应该拿剑去砍人,只有菜狗才会在后面放冷箭的意思。所以欧美的文化体系中的文艺作品里,弓箭手也往往只会远程而近战能力匮乏。

但是在中国乃至受中国影响的东亚文化体系中,弓箭是一项非常受重视的技能,与西欧的“骑士七艺”不同的是,中国古代的“君子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就有射箭这一条。所以在中国文化中,弓箭手往往都是膀大腰圆,描写都是能开几石弓,一顿能吃几斤肉的形象。中国文化里普遍觉得真汉子就应该虎背熊腰力大无比,能骑得了烈马拉得开硬弓。所以即便花荣这种水浒传描写为“齿白唇红,眉飞入鬓”的美男子,在传统绘画中也往往是膀大腰圆的美男子形象。

所以在中国古代,往往拿控弦之士作为战士的计量单位,拉出去吓唬人喜欢说有多少控弦之士,潜台词就是说我这可都是真战士,不是拿个木棒就拉来充数的壮丁。而中国古代的盔甲,结构上对于肩关节肘关节的灵活性也更为重视,都是以不影响开弓射箭为先决条件,同样为了保证射箭,都是没有铁手套这种护具的。而中国武举科目中射箭也一直都是必考项目,这就决定了在中国文化里,往往都是力大之人担任弓箭手。

中国古代战弓的拉力,总的来说拉力差距都不大,毕竟人的体格没有太大的变化,战弓的拉力自然也难以产生较大的变化。以宋代战弓的拉力来说,一般分为八斗、一石、一石二。在宋代1石合92.5宋斤,1石大米即59.2公斤。所以宋代八斗、一石、一石二大约等于现在九十磅、一百三十磅、一百八十磅左右的弓。到了清代弓拉力单位是力,康熙以前八旗战弓的拉力为8力以上,清代一力为九斤十四两,约13磅,8力约为104磅,约为47kg。更不用说清代12力以上为虎力,那就是70kg,156磅。最高有15力的弓,195磅,88kg。英格兰长弓根据出土实物及复原品的多次检测,其平均拉力约为160磅左右,基本等于清弓虎力的标准。总体来说跟清代初期战弓拉力基本差不多。当然因为时期不同,往往开国时期征战天下用的战弓拉力都较大,而后期天下太平后军备废弛战弓拉力标准也只能相应降低。

那么中国古代的弓箭手是个什么概念呢?不算那些后期军备废弛开不了硬弓的退化标准,就按清代初期战弓最低8力标准47kg算,开弓主要用背阔肌发力,发力方式接近健身中单臂俯身哑铃划船的训练,所以相当于能单手拎起47kg的哑铃做单臂俯身哑铃划船的动作,才达到能开8力弓的标准。相当于弯腰单手拎起一名苗条的女性。所以这么大力气的战士,显然不会只让他们射几箭然后就后撤打酱油去。

所以这些力气很大的弓箭手往往也都穿着重甲,这一身力气不穿重甲岂不是浪费?中国各朝代重甲战士的绘画、石刻的形象来说,很多都是带着弓箭的,甚至宋代的《大驾卤薄图》中人马具装的重骑兵都带着弓箭。当然都穿上重甲了,自然也不可能只装备弓箭,肯定还是要配一些近战武器的。当然各朝各代甚至不同部队所配备的近战武器皆有不同,我们找点比较详实的记载作为代表来看看即可。

郑成功著名的铁人军在《从征实录》中有记载:“每班带班长六员,配云南斩马各二、牌鋛各二,弓箭则全班俱执。又十班之中,弓箭居四,刀牌居六。每班另募伙兵三名,挑带战裙、手臂、披挂随后,遇战便穿带,行伍免劳顿。” 而在《台湾外记》卷四也有记载:“二月,挑选各提督壮勇者为亲军,厦门港筑演武亭操演。各以五百觔石力能举起遍游教场者五千人,画样与工官冯澄世,监造坚厚铁盔、铁铠及两臂、裙围、铁鞋等项,箭穿不入者。又制铁面,只露眼耳口鼻,妆画五彩如鬼形,手执斩马大刀。”所以一身铁甲的铁人军,使用的武器所有人都带弓箭以外,还会拿斩马大刀。

上图为《经国雄略》中记载的郑成功部队所用兵器图样。其中有铁人军所用的斩马刀。可以看到是长杆大刀,这就是中国重甲弓箭手们所用的近战武器。所以如果有人穿越回中国古代,被拉去当兵,打起仗了拿着盾牌往前冲,顶过密密麻麻的箭雨,总算冲到阵前,可能会以为能看到一群惊慌失措的小白脸。然而迎接他的多半是一群膀大腰圆一巴掌宽护心毛的肌肉兄贵,狞笑着从背后摸出一人多高的大刀。最让人绝望的那些肌肉兄贵可能还穿着全身铁甲,毕竟现实里不会去讲平衡性。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人渣啸西风,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