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丸之地的香港,日本为什么坚持要攻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昔日的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地位濒临倒塌,尤其是已经称雄世界400年的大英帝国,陷入了危机四伏的境地。在欧洲,面临着德国的威胁,隔海苦苦支撑;在亚洲,日本人的咄咄逼人,更是对其远东殖民地虎视眈眈。

更要命的是,日军南下作战的意图十分清晰,首当其冲的就是孤悬于中国南方的香港,它距日军占领的广州只有一河之隔,而远东最近的基地新加坡,距此足有2500多公里。极力维护帝国利益的丘吉尔,在香港守与不守的问题上举棋不定。

香港是日军南下作战的重点目标之一。

自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来,中国沿海地区陆续落入日军手中,切断了中国由华南地区接收外援的交通线,甚至在中国东南沿海实施封锁,试图以此加速战争进程。但百密一疏的是,最大的“漏洞”就是当时英国统治下的香港。

于是,以香港为中转站,无数船只航行于华东、华南沿海,通过无数条“走私”通道,将当时国际社会援助的各类战备物资送往中国。为了更好接受国际援助,重庆政府在香港设立多个办事机构,忙得不亦乐乎,将大量物资运往抗战前线。

这对日本来说,俨然就像“眼中钉”、“肉中刺”, 必欲除之而后快。早在1940年制定的作战计划中,武力占领香港成为尽快结束侵华战争的重要一步。然而,实施香港战役有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实力雄厚的英、美等国是不会坐视不管的。

不甘心的日本人一面积极做好准备,一面等待时机。日军第18师团相继攻占深圳、宝安等地区,彻底阻断了香港与内地的陆路联系。这时的香港似乎刻意维持着中立的地位,严格按照国际惯例行事,与日军更是隔河相望,却老死不相往来。

日本人的狼子野心,还是引起了英国方面的警惕,不仅加强对香港的防御,而且加大了对中国的援助。随着德军闪击法国,英国也面临着生死存亡,根本无暇顾及远东的香港,早就对英国深感不满的日本当局,趁机向英国不断施压、挑衅。

接着,日本占领了海南岛,以及强占法属越南,香港彻底成为日占区的一座孤城,放眼望去,除了60公里外的澳门,到处插满了太阳旗。骄狂的日本人在决定实施“南下”政策时,自然忘不了香港,它就像一块“枕边肉”,随时被日军吞下。

丘吉尔的“绥靖政策”,差点弃守香港。

二战前的欧洲,德国的迅速崛起,与英、法两国采取的绥靖政策分不开,他们为此也付出了惨痛代价,法国投降,英国远征军被赶回“老家”。不知道为什么,丘吉尔,一个自称“主战派”的人,一上台就推行“绥靖政策”?

欧洲只剩下孤零零的英国,丘吉尔如何搞“绥靖政策”呢?是的,英国不会再向德国妥协了,而是远东的日本。原来,坚决不投降的英国,正在遭受德国空军的狂轰乱炸,为暂时稳住日本,丘吉尔不得不答应日本的无理要求,关闭滇缅公路。

这条支援中国抗战的陆上“大动脉”,承担着对华物资总量的38%。更有甚者,丘吉尔还承诺禁止从香港向内地输送军火、石油等战备物资。也就是说,每月大约6万吨各类物资进不了内地。背信弃义的英国人,使得中国的抗战更加艰难。

可惜英国的妥协并未换来日本人的笑脸,而是对方变本加厉的紧逼。就在其准备弃守香港的当口,德、意、日三国签订《同盟条约》,这下惹恼了罗斯福,他宣布禁止向日本输出废钢铁,并增加对华援助。老谋深算的丘吉尔立刻精神了起来。

首先,他态度强硬、大张旗鼓地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重启中断了3个月的滇缅公路。同时,表示坚决守卫香港,虽不能阻挡日军的铁蹄,但在政治上可以有力地声援中国。一旦中国放弃抵抗,丢失的就不仅仅是香港,而是整个南洋英属殖民地。

其次,弃守香港,显然有悖于盟友美国的强硬态度,美国是不会答应的,而且在英国抗击德国的关键时候,急需“暴发户”美国的支持,得罪美国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更何况,一直以世界“老大”自居的英国,岂能不战而降,丢不起人啊!

更关键的是,任何侵略行为都不会有好下场,日军战败是迟早的事。而一旦弃守香港,当战争取得胜利的那一天,香港的归属就成了大问题。看来,老奸巨猾的丘吉尔,眼光放得很远,尽管有些见不得阳光,但也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