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是如何做到让士兵们,“绝对”服从命令?

我们知道,现代战争中对于士兵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要求就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如果士兵做不到这一条,很有可能下场就是军事法庭;如果战争时期,甚至会被直接枪毙。

电影《兵临城下》的开头,一堆茫然无知的士兵被拉到前线,指挥官命令他们冲锋,有的士兵害怕退缩回来时,直接被督战队开枪击毙。其余在各种影视剧中我们都能看见类似的场景,这就是在战争中不服从命令的下场。

图注:电影《兵临城下》剧照

现代战争中我们可以依靠通讯设备,指导思想教育,高强度训练和军事法律等方式保证士兵能够服从命令,那么在古代,将军们时如何保证士兵的服从性和忠诚呢?

最早的军队,几乎不存在服从?

我们就要明确一点,“服从命令是军人天职”这个观念是近代才提出的;在古代,99.9%的士兵不知道国家的概念,不知道自己名字怎么写,出了村就不知道东南西北,出了省估计连话都没法交流。在这种条件下你和他们谈论天职这个概念无异于对牛弹琴。

为了加强对于军队的控制力,提高士兵的服从性,古代军事家们对于军队的改革从未停止过。

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之前的作战都是由贵族直接征召奴隶与野人,在农闲时节进行征战,这种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打仗时乱哄哄的一拥而上,一旦输了马上四散溃逃;并且征召的规模都不大,因为一大就没法控制部队了。

图注:左传记载了较完整的春秋历史

《左传·隐公五年》记载说:“春冤、夏苗、秋称、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古代农耕乃第一大事,农耕时节几乎所有国家都不会开战,所以各国都没有常驻的军事化训练来保证士兵的战斗力。

后来管仲军事改革第一次提出了常备军这个概念,并且规定了军队的等级管理制度:五人为伍,设伍长;十人为什,设什长;五十人为司,设司长;二百人为连长;二千人为旅帅;万人为一军。

图注:现代的管仲雕像

至此,国家对于军队的管理大体框架便定了下来,由将军一级一级向下统领,直到伍长,通过这套制度,可以使将军能更加方便的保证自己对于军队的指挥力;因此,战国时期的军事战争规模急速扩大,几十万人的大战也频频出现。

秦朝之后,各朝各代从未放松努力

秦朝大一统以后,职业军人便成为国家机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承担着大部分的国防以及地方守备的职能。既然是职业军人,为了保证其服从性和执行力,那么相应的管理制度自然也不断开始完善。

首先秦国的军功爵位制度被继承了下来,士兵通过战争,可以实现阶级的跨越。比如韩信,岳飞等都是从一介白身到位极人臣。这种制度自然大大提高了士兵对于战争的积极性。

图注:影视剧中奋勇杀敌的士兵

其次就是钱,当兵打仗吃饷天经地义。历史上,排除将领本身有政治想法带兵叛变的。剩下的军变,全是军饷和吃饭问题。战争中长官往往为了激发士兵的斗志,如诛贼首赏50两白银,先蹬城墙者赏等方法屡见不鲜;又或者是夺城后全城大掠三日,随着士兵去烧杀抢掠。所以古代战争频频发生屠城事件。

图注:现代文艺作品中的古代的屠城

最后就是士兵的日常管理采用高压政策,并用同乡管理同乡的方式进行连坐。一般来说,军队里的士兵同一个地方的都分在一起,语言好交流。并且同乡都认识,一旦有人当逃兵或者违反军纪,那么就采用连坐的方式全部一起惩罚(是不是很眼熟?)。逃跑或者违反军纪的人以后会被同乡记恨,甚至在村子里混不下去,这对于乡土情结极重的中国人来说自然难以接受。

但是将军们也发现,这样的制度虽然能保证士兵日常训练和胜仗时候的做战力和服从性。但是一旦打败仗那就是兵败如山倒,部队成建制的倒戈都屡见不鲜。

所以更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加军官数量,提高部队的识字能力,建立最基础的指导思想。

比如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在强攻耶路撒冷的时候损失超过一半的部队还没崩溃,就是因为十字军中有大量骑士亲自压阵,在他们的眼中,东征是一场圣战(顺便掠夺财产),死再多人都没关系。

图注:十字军东征

同理武昌起义的新军为什么能战胜清政府的部队(北洋军除外)?因为他们大量的下级军官来自于革命者,有指导思想,有自己的信念。德意志第三帝国为什么能快速崛起?因为被允许的20万军队中所有的士兵全是军官,一旦战争开启,这20万军官能够快速组建超过200万的军队。

总评

古代受制于士兵的文化水平、语言、指挥者个人素养、封建王朝的经济实力种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士兵的指挥力度往往是线性波动的。难得有整体军事素质较高的将领训练出的士兵可以接近现代社会的判定标准(如岳飞的神武后军、戚继光的义务军等),但是这种训练方式往往是依靠将领的个人能力而实现,一旦将领撤换,那么部队的战斗力就一落千丈了。

图注:影视剧中的戚家军

所以到了现代社会,任何国家都会给军队建立指导思想,形成统一的训练模式,保证部队的做战力,并且希望更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军队,这样才能让部队拥有更高的执行力和服从性。

参考资料:张荣明.从管仲改革看中国古代军制的演变[J].管子学刊,1993(03):25-27.

张有凤.中国古代军事领导体制变革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17(16):64-78.

赵鲁杰.中国古代军事法制建设探析[J].军事历史,2015(05):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