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自1978年开播以来,已经陪大家走过了40多个年头,至今仍然是许多偏远地区通过电视获得权威信息的重要途径。
新闻联播主持人都是非常优秀的播音员,操着一口流利且标准的普通话。这么多年头,主持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可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些主持人播报新闻的时候几乎不会低头看稿,并且在播报过程中还要站姿端正、目视前方。他们难道拥有超群的记忆力,把稿子都背下来了,所以不用看稿?
播报新闻时既要保持播报速度,又要保证播报内容的准确性,单凭个人的记忆力,恐怕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世界上哪有那么多记忆力超强人?
对普通人来说,背一篇古诗都感觉有点困难,何况是背那么多新闻稿,既要保持速度又要保持准确性,这不得倒背如流才能达到这个要求,这对播音员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可见,背下来是不现实的,应该是用了什么辅助设备。
其实,播音员播报新闻内容是有提词器辅助的,不过播音员也需要提前熟悉内容,特别是在直播场景下,对主持人或者播音员的要求就更高了。
主持人面对摄像机,要目视摄像机镜头,这样才能提高亲切感。这个提词器肯定不单单是一块非常大的显示屏,然后主持人就直接看这个显示屏,不然你从电视中看到的主持人的眼睛是斜着的。
这个提词器系统通过一块高亮的显示器显示文稿内容,而摄像机镜头前有一块呈45度角的专用镀膜玻璃(专业名称叫做分光镜),将显示器中的内容反射到这块玻璃上,这样主持人就能通过镜头前的这块玻璃看到文稿内容了,也不会影响摄像机的拍摄。主持人眼中看到的文稿内容就是这块玻璃反射过来的虚像。并这块玻璃的透光性当然也非常好,这个镀膜就是为了防止主持人这边的光线透过玻璃传到摄像机镜头这边。这块玻璃就相当于一面特别的镜子,具有半透半反的性质,既可以反光,又可以透光。
这里面其实就是利用了简单的光学原理。这个原理在生活中就会出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当室外天已黑,屋内通灯火通明,你在屋内能够通过窗户上的玻璃看见屋里的情况,因为外面天已黑,你很难看清室外的情况,但室外的人却可以清晰的看见你屋里的情况。如果把外面那个人换成一部摄像机呢?
如果新闻稿不是电子版本的,是书面打印版本的,则可以通过高清摄像头将主持人桌面上这个文稿实时地录下来,投到显示屏上就好了。
现在市面上的提词器种类有很多,这种需要主持人时时注视镜头的节目,都是利用这种光学反射原理,反光玻璃后面再放个摄像机。这种提词器比较适合室内使用。
上面这种提词器就是便携式的,而下面这种就是演讲时用的。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科学探索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