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仔细观察猞猁、渔猫、老虎等猫科动物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它们深色的耳背上都有白色的毛发,看起来相当显眼。
如果说一种动物身上出现这个特征并不奇怪,但是多数猫科动物身上都出现了这个特征,就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其实这些白色的毛发并不是装饰用的,甚至可以说对于它们的日常生活来说相当重要,简单来说这些白色的毛发能够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如果缺了那些白毛的话,多多少少会阻碍个体之间的交流。
或许有人会问,猫科动物大多数都是夜行性的,而白色的毛发如此显眼,会不会让它们在夜间比较容易暴露呢?
其实这个担心并不是没有理由的,但耳朵是可以活动的,当动物们不需要进行信息传递时,它们会选择将耳朵往后倒,如此这般这些白色的毛发就被隐藏了起来。而且猫科动物在捕猎时不会背对着猎物,只会借助夜色和遮蔽物的掩护下紧紧盯着猎物,所以耳后白色毛发所带来的缺陷就极容易被忽略了。
为什么猫科多是夜行性的?
在提到猫科动物耳后白毛的作用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多数猫科动物都是夜行性的。其实大多数捕食者,都是非常聪明的一类,它们的习性多是环境造就的,对于捕食者来说,尤其是那些独居的捕食者,它们不会冒着风险去捕食一些比较危险、体型比自己大的动物,除非真的非常饿,到了不得已的地步。
比如盖伦盖蒂大草原上的狮子,在不缺食物的前提下不会去碰大象、长颈鹿、豪猪等吗,而生活在非洲干旱地区的狮子,由于可选择的猎物数量较少,所以体型小、又多棘刺的豪猪,也成了它们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环境改变狮子的食性并不稀奇,除了非洲大草原上,生活在亚洲吉尔森林里面的亚洲狮,同样也适用这一法则。
在吉尔森林国家公园成立之初时,保护区里面还是生活着原住民马尔哈里族的,这些原住民过着放牧的生活,所以牲畜自然就成了亚洲狮的捕食对象,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牲畜在亚洲狮的食物构成里面,所占的比例竟高达75%。
而后来当马尔哈里族迁出保护区之后,随着野生有蹄类数量的增加,亚洲狮的食物来源则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牲畜所占的比例也下降到25%。
亚洲狮
环境除了改变捕食者的食性之外,也影响着它们的生活习性,这也是为何大多数猫科动物都是夜行性的主要原因。有人说白天大多数猎物都比较机警,如果不是如狼群、狮群一样团队作战,多数独居的猫科动物是不易捕获到猎物的,而到了晚上,借助夜色的掩护,捕食成功率就会提高不少。
事实上这都是人们先入为主的主观看法,事实上并非如此,不管是群居还是独居的捕食者,决定它们昼行性还是夜行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猎物。
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来形容非常恰当,比如生活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由于野猪、狍子等动物,大多数都是喜欢在夜间出来活动、喝水,所以生活在这里面的豹子,也是夜行性的;
而到了马来西亚的密林,由于豹子的主要食物是水鹿等有蹄类,受密林的影响,水鹿们大多在白昼出来活动,所以马来西亚的豹子也主要白昼活动;
到了非洲大草原,由于猎物众多,豹子的食性没那么单一,所以这里的豹子会日夜捕食。所以说是环境和猎物决定了猫科动物的生活方式。
动物之间的信息传递
看到这里,可能许多人又会不解,既然受环境、猎物等因素影响下,多数猫科动物都具有夜行性,那是不是耳后没有白毛,一身黑的个体更具有优势呢?虽然从主观印象上看,的确是这样子的,但实际上从目前大多数具有夜行性的猫科动物所表现出来的狩猎成效来看,“一身黑”这个特征所带来的好处似乎也没有那么大。
现实中是存在黑色的猫科动物的,比如花豹、美洲豹、细腰猫、薮猫、丛林猫等,数量高达15种,可经过人们调查研究,比如黑色的细腰猫,其捕猎成功率似乎并没有比红棕色的细腰猫高多少。
细腰猫
然而黑色不仅没有给猫科动物带来多少好处,相反,害处却不少,这也是为何许多黑化的个体,虽然是无害的基因变异,但保留下这个性状的个体数量较少的缘故。
2019年12月18号生物学杂志《PLOS ONE》上一篇报道向我们揭露了猫科动物黑色个体的弊端,它会影响动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从而阻碍个体之间的交流。研究者们发现,黑色在夜间来说的确是一种很好的伪装,但缺少白色的毛发却是一个弱点,这也就带来了进化困境。
黑花豹
同样存在进化困境的还有狮子的鬃毛,对于雌狮来说,它们更青睐于拥有黑色漂亮鬃毛的雄狮,在雌狮的眼中,拥有这项特征的雄狮更强壮,更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
拥有黑色鬃毛的雄狮更强壮,的确是这样子的,因为黑色会吸收更多的热量,这对于非洲狮来说是一项不利的因素,而能够在不利的条件下依然保持身体健康的雄狮,其身体自然就更加强壮。虽然说对于自身不利,但在求偶、社会生活等方面来说,这又是有利的,在面对这个进化困境时,雄狮的选择显然是保留了下来。
拥有黑色鬃毛的雄狮
让我们回归到动物间信息传递的话题上,在动物界,个体之间的交流方式有许多种,但归根结底不外乎这5种方式:声音、视觉形象、行为动作、化学物质以及电信号。
研究者们通过对正常的南美小斑虎猫以及黑化的小斑虎猫进行研究,发现即便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正常小斑虎猫耳背的白色毛发依然清晰可见,这个特征相当于给了后面跟踪者一个警告。
普通南美小斑虎猫
事实上猫科动物耳背的白毛作用是相当大的,比如带着幼崽的母老虎在夜间潜行,当母老虎发现前方有危险,需要警告后面的幼崽时,它便会抬头竖起耳朵露出白色的斑纹,这样幼崽就能一下子接收到母亲发出的信号,同时警惕起来,而黑化的个体没有了这个信号,在夜间就成了致命的缺陷。
在过往的研究中,人们认为大多数夜行性的动物基本上靠声音和化学信号交流,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视觉信号也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而在夜间,耳背上的白毛,无疑就是最佳的视觉信号传递载体。
夜色下的老虎
耳后没有白毛的动物会怎么办?
如果说耳朵后的白毛对于猫科动物来说那么重要,那么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有些猫科动物并没有这个特征,但它们的种群似乎一直也能够延续下去,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也没有受到多少影响,那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耳朵后的白毛只是在夜间或者光线很暗的时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而白天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还是拿豹子举例,黑化的豹子多集中在马来西亚等地的密林中,黑化率甚至达到了50%,而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黑豹的发生率很小,这是为何呢?
原来马来西亚密林的豹子是白天捕猎的,所以即便是黑化的个体,个体之间的交流并没有受到影响,相对的,黑色在光线较暗的林间还有加强伪装的作用,以至于黑色这一性状被保留了下来。
耳朵上的白毛只是视觉信号的一个载体,有了它,那么动物之间的交流就更加畅通,但这个并不是动物唯一的交流方式,所以即便是黑化的个体,在野外也能够存活,只是相对于普通的个体来说,在物种演化的过程中,这一性状会导致交流障碍,所以并没有被大量保留。
对于一些耳朵后面根本就没有“亮点”的动物来说,比如狮子,就是纯色的,那么它们之间又是如何交流的呢?
其实视觉信号的载体并不是唯一的,对于不同的物种来说,方式和位置可能也不一样,在一些猫科动物中,它可以是耳后的白毛,而在另外的一种动物身上,比如蜥蜴求偶时露出鲜艳的腹部,这都能够传递视觉信号。而对于狮子这一类动物来说,它就是尾尖的簇毛了。
我们看到大多数猫科动物的尾巴要么是一根柱状到底的,要么毛茸茸的,但是狮子的却不一样,它的尾尖有一簇毛发,像是尾巴末端绑了一个毛球一样,在小狮子对外界充满探索欲的阶段里,会经常去把玩母狮尾巴上的那一簇毛发,而母狮似乎也有意无意地训练狮子对自己尾尖上的簇毛产生反应,其实狮子尾尖的这簇毛发,起到的作用就跟其他猫科动物耳后的白毛一样。
当母狮带着幼崽在高草丛里前进时,如果母狮发现前方有危险或者其他状况,就会竖起尾巴,小狮子在草丛里面就能看见,整一个过程就完成了信号的传递,这对于狮子个体之间的交流来说,也是有着极大意义的。
总之,一些猫科动物的耳朵背后长有白毛,主要起到的就是信号传递作用,而没有这一性状的动物,也有着属于它们的信号传递载体和方式,一旦缺少这类的载体,那么对于它们的种群发展来说,就是一大致命缺陷了,这也是为什么多数大多数夜间捕食者里,无害黑化变异个体会这么稀少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