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军令部,为什么认定偷袭珍珠港是投机?

“珍珠港事件”,单从战术角度看,可以说是航空制胜论的经典战例。作为该事件的策划者,山本五十六一战成名,成为二战中日军称得上的战术家之一。然而,选定珍珠港作为袭击目标,并不是山本空穴来风,而是他几十年军事生涯的积淀。

一是,学习优异、前途无量的山本,以外交官的身份到哈佛大学深造,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让他十分震撼。同时,他也开始思考,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尽量缩小日、美海军的差距?他认为,刚刚兴起的海军航空兵,是赶超美军的理想兵种。

他一面发奋读书,一面阅读了大量关于海军的最新著作,其中就包括英国人拜沃特,在美国出版的《太平洋海上霸权》一书,书中描写了一支日本舰队偷袭了驻扎在珍珠港的美军舰队,同时袭击了关岛和菲律宾,简直就是20年后的翻版。

二是,美国海军曾以日本为假想敌进行了一场演习,他们以2艘航母为核心,从西海岸长途奔袭珍珠港,以此检验太平洋上最大海军基地的防御能力。结果是,毫无准备的珍珠港遭到毁灭性打击。演习的全部过程,山本进行了认真研究。

更关键的一点,航空制胜论已有实战证明。二战爆发的第二年,英国皇家海军的一艘航母,以损失2架飞机的代价,取得了击沉、击伤意大利海军各类战舰7艘的骄人战绩,显示出舰载航空兵的巨大突击威力,这就是著名的塔兰托袭击战。

这让山本更加坚定以海军航空兵,全歼美太平洋舰队的想法,并认定能大获成功。他计划,出动全部重型航母,长途奔袭6000多公里;利用夜色靠近珍珠港,在拂晓时分发动袭击;各类舰载机全部出动,攻击顺序为:航母、战列舰、巡洋舰。

可以说,偷袭珍珠港计划,并不是山本的赌博心态作祟,“一拍脑门儿”决定的事情,而是他在几十年的军人生涯中,其脑海里逐渐勾勒出来的。他要掘弃日军传统海战中采取守势的打法,敢于主动出击、猛打猛冲,这是他制定计划的初衷。

然而,山本的偷袭计划,差点“流产”。

1941年初,随着德、意、日三国签署《同盟条约》,日本确定了实施“南下”策略,作为联合舰队司令的山本,通过意大利收集塔兰托战役的情报,尤其是英军使用浅水鱼雷的资料。因为,他计划偷袭的珍珠港,一样只有10几米的水深。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尽管山本不想与美国开战,但他还是制定了一份详细偷袭珍珠港的计划,简称“Z计划”。这份颠覆日本海军传统作战理念,石破惊天的设想,到底把海军军令部“一班大佬们”,惊得目瞪口呆,反对和质疑声此起彼伏。

首先,实施“Z计划”成败的关键,在于6000多公里的航线上,近两个星期的航程中,如何避开其他国家的船只,以及美国海军的监视。一旦暴露作战意图,偷袭改为强攻,美军以逸待劳,坐拥本土防御优势,联合舰队将遭受重大损失。

其次,远距离作战,除了重型航母外,大多数配属战舰都需要在途中多次加油,而选择波涛汹涌的北线,海上加油十分困难。更何况,“南下”的核心是尽快夺取荷属东印度的石油,航母都去袭击珍珠港,缺少空中支援,南下作战怎么办?

更麻烦的是,谁都不能保证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始终待在珍珠港。一旦空袭时,对方舰队不在港内,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况且,珍珠港的水深只有12.3米深,日本并没有适合的浅水鱼雷,单靠炸弹轰炸,很难保证取得预想效果。

最后,军令部形成结论,“Z计划”纯属投机行为,成功概率为零,予以驳回。就连联合舰队内部也有反对声,第一航空舰队司令南云忠一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该计划过于冒险,一旦偷袭失败,舰队可能遭受沉重打击,这个责任承担不了。

面对这么多的反对者,山本以及少数支持者做着耐心说服工作。他一再强调,凭借美国庞大的战争潜力,一旦与美国开战并形成长期作战态势,日军必败无疑;只有先发制人,在开战之初就使对方彻底毁灭,或许对日本来说还有一线生机。

眼看精心设计的计划化为泡影,山本干脆召集200多名将佐,在海军大学进行图上军演,证明是可行的。至此,“Z计划”历时9个月,勉强获得了军令部,以及参谋本部的认可。从事后看,偷袭是成功的,但未达到击沉3艘航母的预期。

偷袭珍珠港,在战术上是成功,在战略是失败的。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