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经常听老人们讲“井里的蛤蟆酱里的蛆,米里的虫子老规矩”,这些到底是什么规矩?而且背后有没有其它的故事呢?尤其是第一个“井里的蛤蟆”,并不简单,很多人都未必知道背后的故事。
这个老规矩其实就是非常简单的,把这些东西挑出去,然后该吃吃,该喝喝,根本就不会在乎,不像我们现在这么讲究,其实这些有一些看似不讲卫生,比如米里的虫子和酱里的蛆,这个肯定是不卫生,但是"井里的蛤蟆”其实是有其它用处的。
我们知道,也就是在几十年前,还没有现在的自来水系统,那时大家吃水都是要到郊外的井里去挑水,我们称之为“土井”,这些土井由于是平地挖坑修出来的,所以非常简陋,而且大多数是敞口的,人们去打水的时候,经常会把掉进水里的垃圾打上来,当然也有我们前文提到的蛤蟆,蛤蟆是农村对“青蛙”和“蟾蜍”的统称,这个时候,一般就是采用老规矩:这个规矩就是“把垃圾和蛤蟆挑出去,水还是继续挑回家”。
其实我们古人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不讲卫生,井里有蛤蟆其实是水质安全的象征,如果水里没有了蛤蟆,人们会往里面投放一些鱼在里面,尤其是过去,大户人家的水缸里都会有一条鱼的,其作用其实就是预防有人投毒,鱼和蛤蟆在这里的作用就相当于质检员。
?在海南岛五指山上的黎族朋友,他们至今还喝着从五指山上流下来的泉水喝,而且认为“只要鱼能生存的水,都是安全的,尤其是有石鲮鱼存在,说明水质是优”,因为这个鱼遇到污染水就会死掉。
现在看来,井里的蛤蟆其实未必是自己跳进去的,有可能是人为扔里的,就是为了保证饮水的安全,你觉得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