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百虎围村事件”是不是真的?

老虎是世界上被人们关注最多的动物之一,几乎只要是与老虎相关的话题,总能引起人们激烈的讨论。我国虽然野生虎数量较少,但是亚种数量却位于世界之最,现存6种老虎里面,我国占了4种,分别是华南虎、东北虎、印度支那虎和孟加拉虎,而华南虎更是我国独有的品种,只是很可惜,它们已经野外灭绝了,只有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才能一睹华南虎的风采。

目前来说,我国野生数量最多的是东北虎,在去年世界老虎日的时候,权威数据是27头,但实际上把在中俄边境游荡的虎算起来的话,数量能达30头以上。

老虎是独居的动物,主要栖息地类型是森林或者有茂密植被覆盖的地方,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它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抑制这大多数食草动物及部分食肉动物的种群发展,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来说至关重要,所以老虎也被称为森林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是衡量生态健康的风向标。

同样的,虎在我国传统文化里面也有非常高的地位,从古至今产生了大量关于虎的文化和故事。说到与虎有关的故事,在近现代来说,恐怕湖南的“百虎围村”事件,是关注人数最多的故事之一。

我国老虎的历史分布

“百虎围村”之所以让许多人觉得有可信度,最基本的原因是我国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大量老虎,无论是南方的丘陵,还是北方的林海雪原,都生活着大量的老虎,它们的适应能力很强,在各种地形下都能够生存、繁衍。

所以在讲到“百虎围村”之前,很有必要对我国历史上的老虎分布情况做一个大概的讲解,这样理解起“百虎围村”为何具有如此广的传播度,以及它的真相,就容易许多了。

目前学术界里面广泛支持的一种说法是老虎起源于我国,大致范围就是华南虎所生活的区域,这点在2005年的时候科学家们就通过DNA分子技术证明了。

大约在300多万年前,亚洲地区出现了一种被称作中华古猫的食肉动物,后来它被认为是现代虎的祖先。经过不断地演化,中华古猫最终进化出了我们所熟知的现代虎。

老虎诞生以后,由于没有天敌的限制,所以很快就表现出了强扩张性,经过数次迁徙扩散,最终达到亚洲的大多数地方,即便是东南亚的海岛,曾经也遍布老虎。

中国老虎历史分布图

如今我国的野生老虎亚种数量是4种,但是如果时间往前推移个100年左右,那时新疆虎还没有灭绝,我国就有5个亚种的老虎了。历史上我国的老虎分布范围很广,除了内蒙茫茫的大草原及西藏的雪域高山之外,老虎在我国几乎做到了全境分布,即便是塔里木盆地的非核心区域,都生活着老虎,并且它们已经进化出了较为耐干旱的属性。

总的来说,历史上我国的森林基本都有老虎,其中东北虎生活在东北一带,新疆虎生活在天山南北,孟加拉虎及印度支那虎生活在西南少部分地区,而数量最多的华南虎,不仅华南、华中、华北、西南等大量分布之外,晋南,甚至是西北一些地区,都有它们的生活痕迹。

我国拥有的5种老虎

是什么虎围住了村庄?

从我国历史上老虎分布的范围来看,生活在湖南等地的老虎全都是华南虎,所以“百虎围村”故事里的主角,应该就是华南虎无疑了。

华南虎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老虎,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大多数森林里面,相较于其他亚种的老虎来说,华南虎体型整体偏小,雄虎平均体重为150千克,雌虎平均体重为120千克,毛色更加橘黄,头也更圆。由于华南虎分布范围广,为了能够适应不同植被的地区,它身上的条纹比其他老虎窄短,条纹之间的间距也较宽。

华南虎的灭绝是十分迅速的,前前后后也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而已。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以前,虽然华南虎的数量也在逐渐减少,但总的来说下降的坡度较缓,后背的原因是超出了环境所能容纳的数量。

但是50年代之后,由于遭到人们大肆捕杀,华南虎数量锐减,到了70年代时,全国的野生华南虎数量已经不足百头了,保守估计也只有40-80头;而到了90年代,数量就更少了,经权威调查结果显示,在90年代初,野生虎仅剩20-30头。

如今全部的华南虎都生活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在60年代初期的时候,贵州的黔灵公园就开始人工繁殖华南虎了,截止到2010年,全国大约有十几家动物园具有繁殖华南虎的能力。

其实华南虎的大量消失,归其原因就是“人虎冲突”,由于老虎的食性使然,使得它们当时成了危害人类及牲畜的害兽,进而遭到大规模捕杀,单单是1956年,全国就能够收上1750张虎皮,算上那些没有被统计到了,当年被人们击杀的老虎数量只会更多。

这里面需要解释的一件事就是:很多人听到“野外灭绝”这个词的时候,会误以为华南虎已经灭绝了,其实野外灭绝跟灭绝是不同的概念,从学术上看,野外灭绝跟灭绝都属于物种的濒危等级。

从1966年开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就制定了一整套等级划分标准,经过多年的完善、细化、修改之后,最终得出了如今这套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的濒危物种等级标准,分9个等级,分别是:未评估、数据缺乏、无危、近危、易危、濒危、极危、野外灭绝、灭绝。

华南虎正是处于倒数的第二个等级,离灭绝只差一步。其实很好理解,野外灭绝指的是物种在野生环境下已经不存在了,只生活在圈养、栽培等人工干预的环境下。对于这类物种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让它们回归自然,而最大的问题则在于近亲繁殖。由于基数小,目前我国圈养华南虎近亲繁殖现象严重,导致遗传多样性锐减。

“百虎围村”的真相

“百虎围村”这个故事流传度很广,即便是一些从没有到过湖南的人,也多多少少听人说过。“百虎围村”主要讲述的是在1957年,湖南雪峰山南麓的一个非常小的村庄,在某天聚集了上百头老虎,任凭人们怎么敲锣打鼓放鞭炮,老虎们就是不愿离去。老虎将村庄的牲畜洗劫一空,由于人们都躲在房子里面,并没有什么人员伤亡,直到三天之后,一个小女孩不慎走出房门,被老虎叼了去,这些老虎才逐渐散去。

从故事的内容来看,极具神话色彩,这些老虎就像是拥有了人类一样的智慧,在一头虎王的带领下有组织、有纪律。其实这个故事充满破绽,为何至今仍有许多人愿意去相信呢?主要就是它发生的时间和背景非常巧妙,恰巧就是“人虎冲突”最激烈的年代和地区。

上个世纪50-60年代正是人们大肆捕杀虎豹的时候,而全国老虎数量最集中的地区,就是湖南、贵州这一带海拔较低,山川众多的区域,单单是湖南省在1952-1953年间,就捕杀了170只老虎。

早年间,我国森林众多,野生动物众多,所以即便是老虎所需的生存空间较小,但满足一头老虎生存所需的面积也要70平方千米左右,那么一百头老虎就需要7000多平方千米的空间,这么大范围内的老虎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就赶到一处的?

要知道印度一只孟加拉虎行走了6000多公里,就用了差不多5个月的时间,显然“百虎围村”在数学逻辑上面难以自洽。

走了6千多公里的印度孟加拉虎

不过“百虎围村”最大的破绽在与老虎的习性上面,不管是华南虎还是世界上其他的老虎,都是独居的动物,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猫科动物中最不善社交的一类。即便是雌兽与雄兽,也只有在交配的期间才短暂在一起,一旦雌虎受孕,性格马上会变得暴躁易怒,雄虎就不得不离开它。

每一只老虎的领地意识都超强,雄虎的领地会囊括3-5头雌虎的领地,但雌虎之间的领地没有交集,雄虎的也没有。一旦发现有同性别的入侵者,它们会拼死驱逐,所以对于老虎来说,除非是发情期的异性,否则只要是两只异性虎相遇,基本上就要发生打斗。

有人说:会不会是上百头老虎都是沾亲带故的关系呢?所以才能聚集在一起。事实上这个可能性也不存在,都说“虎毒不食子”,但也仅限于在一代以内,且建立在雄虎能够认出是自己的亲生孩子。

对于雄虎来说,它是不参与整个育幼过程的,如果雄虎遇上了幼崽,母虎在身旁还好说,如果不在,很大概率会发动攻击,小老虎的存活率之所以这么低,很大程度上是雄虎造成的。

另外,我们人类常说“隔代亲”,说的就是爷爷辈对孙子孙女格外疼爱,但是对于老虎来说,永远只有“一代亲”,隔了一代基本上就是陌生虎了。比如生活在印度班达迦国家公园的传奇虎王查吉尔,在它一统公园的时候,有很多亲子时光,跟它的孩子相处时并没有发动攻击,而在它老年时,却频繁与两个外孙发生打斗。所以说“百虎围村”故事的真实性是非常低的,几乎为零。

传奇虎王查吉尔

不过“艺术来源于生活”,故事也不例外,从古至今有许多故事都是根据基本事实进行夸张改编的,虽然“百虎围村”不可信,但在五六十年代里,老虎频繁伤人、捕杀牲畜却是真事。

当时由于人口增多,对自然资源需求较大,人类要吃饱饭,就必须大量开垦荒地种植作物,这导致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被压缩,走投无路的动物们就会频繁造访人类的活动区域,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冲突。

人类活动对于大型食肉动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生活在印度吉尔森林保护区的亚洲狮,在原住民马尔哈里族还没有迁出之前,亚洲狮的食物构成里面,有75%是牲畜。而当马尔哈里族迁至保护区外围时,短短几年时间,野猪、鹿类等有蹄类动物的数量增长了600%,牲畜在亚洲狮的食物构成比例里也下降到25%。

当老虎生存空间减少,猎物因被人们捕杀也减少了,但老虎的数量却不会一下子就下降,所以饥饿的老虎就将目光放在了森林周边的村庄里,丧失野性的牲畜、落单的小孩,很容易就成了老虎的袭击目标,比如在1952年,耒阳县“虎灾”严重,一年间就有120人丧生虎口。

“百虎围村”虽然是一个杜撰的故事,但当时人们深受虎害是真事,老虎作为一种顶级的捕食者,它们会以一切能够捕食得到的动物为食,且在老虎的生存经验里面,是更倾向于最小风险获取猎物的。

当一头老虎,初次捕食牲畜之后会发现,这种经人类驯化之后的动物,捕食起来比野生动物容易得多了,于是这只老虎日后就会更倾向于捕食牲畜,甚至将这一生存经验传授给下一代,直到这种知识在老虎群体中断代,此类现象才会消失。这也是为何伤人的虎豹,一定要捕杀掉的原因。

我国老虎生存现状

20世纪以前,我国的野生老虎数量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如今我们也都知道了,全国绝大多数的森林里面,已经没有老虎了,只有在少数的保护区里面,才有野生虎的踪迹。

数量最多的东北虎,也只有30几头,受近亲繁殖等因素影响,如今的东北虎体型大不如前。另外,在云南边境、西藏墨脱等地方,有少量的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但多为“旅行虎”,即游荡在两国边境的老虎,且的数量不及野生东北虎的一半。

从1977年开始,我国就全面禁止捕杀老虎了,但受限于基数太小,加上老虎繁殖能力不强,野生老虎种群恢复之路异常慢。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野生环境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随着东北虎豹公园的建立,标志着我国野生虎保护工作进入了新纪元,未来也充满光明。老虎是一种对环境和生态有着极高要求的大型食肉动物,一旦某地适合老虎生存,就标志着这里的生态系统极为稳定、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