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为何不退回自己的发祥地,准备东山再起?

众所周知,满族前身就是女真,发源于如今的长白山一带。在明朝初期的时候,女真分为三个部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北女真。当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之后,建立了以赫图阿拉城为首都的后金政权,创建了满文。他在女真人的基础上吸收部分汉人、蒙古人、锡伯人以及朝鲜人,组建了新的民族——满族。等到清军入关之后,作为发祥地的东北备受清政府的重视,为此还设立了盛京将军、宁古塔将军以及黑龙江将军。为了防止汉人破坏大清的发祥地,清政府严令禁止汉人进入关外垦殖,这就是清朝有名的“禁关令”。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为何不退回自己的发祥地,养精蓄锐准备东山再起的机会呢?这其实跟当时的环境有很大的关联,在清军入关时带走了大批满族人,汉人又不能进入这里,造成了东北地广人稀。等到晚清的时候,清朝的国力越来越弱,而北方的沙俄却越来越强大,开始步步蚕食东北边境。加之内地有大量的人无处安顿,清政府只好采取移民的方式来缓解内地人口增多和沙俄入侵的问题。

移民政策实施之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大批汉人在东阿比安家落户。等到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东北各地早已经成为移民乡镇或者城市,那里的原著居民满人则彻底沦落为少数名族,在整个东北总人数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此时的东北再也不是当初那么满族大后方。

还跟当时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关联,在清军入关之前,东北在努尔哈赤多年的经营下,无论是土地还是经济都是比较好的。在清末的时候,清政府被列强环绕,国力也开始衰弱。此时的东北大部分的地方都饱受战火的摧残,不少的地方都被沙俄强行侵占了,很多地方的经济发展都遭到了损害,这才有了后来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壮举。除了沙俄之外,还有一伙人对东北念念不忘,那就是小日本。

在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明白退回东北的话,很容易成为日本人或则沙俄的傀儡,还不如在北京的皇宫里过着“小朝廷”的日子。毕竟这时候的东北再也不是当初的东北,经济发展落后不说,还有那么多的人盯着,去了哪里的话,不要说是东山再起,日子估计比现在要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