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问一号传回自拍照,火星之旅不需要自拍杆?

天问一号作为中国首次着陆探火工程,在全国庆祝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天问一号也在火星之旅的途中,拍摄了“自拍照”。

这是天问一号探测器的首张“自拍照”,但是天问一号既没有手臂,也没有携带自拍杆,自拍照究竟是怎么拍摄的呢?

价值上万的“自拍照”?

在太空想要拍摄自拍照,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正常来说,自拍照必须要有一个机械臂进行辅助,在机械臂上放置相机,然后调整视角进行拍照。

天问一号作为一个探测器,主要目的是将科学仪器送到火星,而不是进行自拍和太空作业,因此安装机械臂的实用性并不高,因此天问一号放弃了机械臂自拍,选择了“扔相机”自拍!

在需要自拍的时候,将一个安装有相机、电池、WIFI设备的小型电路相机扔出去,相机就会每秒拍摄一张照片,并通过WIFi通信的方式传回天问一号,再由天问一号发送到地球。

“抛掷型自拍相机”在被天问一号扔出去后,会失去动力,无法跟上天问一号,在拍摄照片后就会被抛弃。相机虽然没有太高的科技含量,但是将这个相机发射到太空,就让这个相机的身价大大增加。

天问一号携带的自拍相机,电量可以维持1小时时间,从而帮助科学家了解天问一号当前的全貌。目前天问一号还携带有自拍相机,会在合适的时机释放出去。

为什么要把相机扔出去?

想到自拍,很多人都会想到自拍杆,在太空中,探测器使用的自拍杆就是机械手臂。

但是天问一号的体积较大,如果使用机械臂充当自拍杆,那么杆子的长度至少要达到15米,虽然理论上可行,但是在天问一号上增加15米的机械臂,成本要远远大于相机,并且如此巨大的机械臂,也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而抛掷型的自拍相机,整体重量只有950g,携带800*600和1600*1200两种分辨率的相机,使用更加方便,基本没有安全问题。

由于该自拍相机的重量很轻,因此相机还可以避免发射荷载的浪费,尽可能让火箭达到最大运载力,从而避免运载力的浪费,虽然相机发射到太空的成本很高,但实际成本却小得多。

天问一号在完成“自拍”后,将开始向火星轨道靠拢,最终在2021年到达火星,开始探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