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位列五虎总翻车,朴刀才是梁山好汉最爱?水浒中兵器有答案

编者按:在之前的文章中,冷兵器研究所已经讲过了中国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和《三国演义》里的冷兵器和原型,那么接下来就要讲的,自然就是讲述梁山伯众好汉的——《水浒传》。那么《水浒传》中都有那些值得一道的奇兵异器呢?


作为有着108+1英雄的巨作,本期要一篇讲完众人物的兵器,那是绝对不可能滴。不过话虽如此,如果只是单纯和之前两期挑些比较有名的兵器来讲,那就有些对不起这部神作。《水浒传》在许多细节上,可以说是描述的相当细腻。比如说梁山好汉中,他们有的人像关胜、秦明、呼延灼这样原是宋军将领,还有像戴宗、李逵这样的小吏,石秀、阮氏三雄这样的民间习武者,以及张横、王英等江湖势力或者土匪等等众多原本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背景的人物,施耐庵在对他们兵器的设定,也是有相当多的细节彩蛋。


在代表宋军将领出身的好汉中,笔者从梁山“五虎”中,挑出比较有趣的两位——“霹雳火”秦明和“双鞭”呼延灼来讲讲。首先,作为梁山五虎中以被俘次数最多而闻名的梁山好汉秦明,他所使用的武器,正是狼牙棒。

▲“霹雳火”秦明和“双鞭”呼延灼


虽说历史上究竟有没有秦明这个人物,目前已经不可考,但是宋代的确是存在狼牙棒这种武器,在北宋年间的官修兵书《武经总要》中,就记载了狼牙棒。不过不同于与今天很多影视剧和古玩市场版的狼牙棒,因为整个都是金属制成而看起来沉重无比。不管是宋代还是明代的狼牙棒,除了上面如同狼牙般的钉刃外,不管是椭圆形的棒头还是棒杆,都是使用“坚重木”制作而非金属的。


不过老实说,作为一种长柄钝器,想要发挥狼牙棒的威力,不可避免的需要用大开大合的动作来进行攻击,虽然像秦明这样武功高强的武将来说,用狼牙棒击杀一般的敌兵小将没啥难度,但是在遭遇到和他水平差不多,用的还是骑枪一类操作起来更灵活兵的器的武将,用狼牙棒其实就比较吃亏了,故而倒也能解释为啥秦明位列五虎,但是却又表现的经常翻车。


说完了秦明的狼牙棒,就该说说呼延灼的“双鞭”了。虽说古典小说中,作者描写的兵器重量经常是天马行空,《水浒传》里描写的呼延灼这对双鞭,也是有点微妙。按照《水浒传》的说法:“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左手的重十二斤,右手重十三斤”。虽说在古代的确有这样重量的钢鞭,但是达到这个吨位,钢鞭基本都是需要双手使用的长鞭。虽说呼延灼乃是梁山五虎之一,按设定双手拎着加起来拎个几十斤东西肯定不在话下,毕竟本身钢鞭的形制上也属于“其形大小长短,随人力所胜用之”。但是想想战场上一个骑马的武将,一手一根一米多的钢鞭……这画风有点奇怪吧!

▲也不排除呼延灼的双鞭可能是超级加粗版


不过说到这,可能有些细心的读者发现了什么问题。一般我们说的“鞭”,基本都是一种竹节状的兵器,但是在《水浒传》中,对呼延灼双鞭的描述,却是“两条水磨八棱钢鞭”。这个问题嘛,虽然在很多人印象中,一般方形为锏,圆形为鞭,但宋代当时对鞭和锏这两种兵器分的并没有这么清。还是在《武经总要》中,就记载:“有人作四棱者,谓之铁锏,谓方棱似形,皆鞭类也。”换言之,当时的人们还是认为锏就是鞭的一种,直到清代,才明确以外形将两种兵器区分开来。


不过虽然在很多人印象中鞭和锏都是属于钝器,但实际上就从目前出土传世的鞭和锏来看,两者采用尖头的都不在少数。换言之呼延灼所使用的钢鞭,可能也是兼具钝击和刺击两种攻击方式。除这些外,关于呼延灼还有个重要的点,在奉旨讨伐梁山泊之前,呼延灼所担任的是汝宁州统领,这个“汝宁州”应该就是元代所设立的汝宁府,刨去在历史地名的疏忽,这个地方距离当时宋代的首都开封距离并不算远,可以说算得上一个京畿地区的城市,因而呼延灼能统领连环马这样的精锐具装骑兵就不足为奇了。

▲宋代尖头铁锏

▲明末雄飞馆刊本《三国水浒全传》中的连环马


说完了硬核的军械,接下来,就说说《水浒传》中充满江湖气的兵器。首先要讲的这位,便是经常被人们和沙僧搞混的“花和尚”鲁智深。说到鲁智深的武器,可能很多人立刻想到的都是和沙僧一样的双铲,但是吧……就像之前文章说的,沙僧的武器并非铲而是一根吾杖,鲁智深的武器也同样不是一把双铲,而是一根“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和一把戒刀。

▲比较符合原著的鲁智深形象


禅杖和戒刀理论上,都是属于佛教的器具。其中禅杖原本是作为僧人坐禅时,由师傅使用来物理提醒弟子不要睡觉用的惩罚性质器具。它的造型嘛,实际上也就是一根短棍而已,只不过鲁智深的这根禅杖不仅更长,而且使用钢铁打制,可以起到一步到位送人上西天的功效。实际上《水浒传》中,描述鲁智深禅杖的段落还不少,比如第五回,就写道:“肩头禅杖,横铁蟒一条。”到后面林冲和鲁智深的野猪林名场面,鲁智深也是“把松树只一下,打的树有二寸深痕,齐齐折了。”显然他所用的应该是一种钝器而非带有尖刃的铲。

▲明代绘画中的鲁智深


至于在《水浒传》中鲁智深和武松都使用的戒刀,这个可就有点意思了。在宋代著名僧人赞宁的《僧史略》中,提到“禅师持澡罐、漉囊、锡杖、戒刀、斧子、针筒,此皆为道具。”这里的戒刀,或者说最早的戒刀,只是被准许僧人用来裁剪衣服的刀具,但是在佛教中本来戒刀就有大、中、小三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四处云游的行脚僧人,便开始将大戒刀作为防身武器使用。而鲁智深和武松的戒刀,显然也属于钻了这个空子的产物。


最后压轴的,自然就是《水浒传》出场第一,同时也是使用人物最多的兵器——朴刀。这个兵器该怎么说呢,或许是在施耐庵的年代,朴刀实在是一种烂大街的兵器,因而他在书中对朴刀并没有太详细的描写,但是这却给我们今天考证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在《水浒传》中,不仅是好汉们上阵杀敌行走江湖使用朴刀,甚至“智取生辰纲”时,晁盖一行化妆的贩枣商人也是随身携带朴刀。这就有一个问题了,朴刀能有如此普遍的使用度,显然它应该是一种威力相当不错的兵器,但同时这种兵器又能在民间如此普遍,那么至少在外表上,朴刀应该看起来不会太凶狠。


这里惯例说一下笔者的个人推测仅供参考。首先从字面来分析,“朴”在古代作为动词,有着砍伐整理之意,在《淮南子》中,就有“而尧朴桷不斫,素题不枅。”如果从这里入手,那么朴刀有可能是一种当时人们上山砍柴或者开辟道路的大刀,在道路环境不大行,人们常常还要穿林趟水的古代,随身带着这么一把大刀开路防身,看起来就不奇怪了。

▲朴刀可能是安大略十八剁的加长版


不过除了这个可能外,“朴”在古代还有击打之意,在《史记》中,就有“举筑朴秦皇帝,不中。”加之“智取生辰纲”中,描述“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以及“李逵打虎”中,李逵“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朴刀可能具有两个特征:一、刀柄较长,反过来甚至可以当作棍棒使用;二、刀刃有尖,刀刃可能也不会太大,不然也不可能被李逵拿着捅两只小虎,还没一下捅死。能够兼具钝器又符合这两个特征的兵器,看起来还要不怎么凶恶。。到还真有,这便是明代的夹刀棍。

▲夹刀棍(左)


最后,虽然不能一口气讲完《水浒传》的兵器确实是比较遗憾,但是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可能大概对《水浒传》会有些新的理解?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静默之鸮,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