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颗粒物,哪种口罩最在行?

《科学报告》杂志9月24日发表论文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外科手术口罩和N95口罩进行实验室测试后发现,它们确实能够减少呼吸、说话和咳嗽时喷出的雾化微粒的数量。不过对自制棉质口罩的测试表明,织物本身会释放大量纤维到空气中,因此洗涤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发酵,除了追踪和隔离接触者、洗手以及社交隔离外,口罩已成为减少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一项重要工具。

佩戴口罩的目的是防止无症状感染者将病毒传播给他人,虽然现有证据已经表明口罩可以减少悬浮颗粒物的传播,但不同种类口罩之间的防护差异尚不明晰。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化学工程系的研究人员Sima Asadi近期开展实验,测量了佩戴不同口罩的志愿者进行“呼气活动”(包括呼吸、说话、咳嗽和像嚼口香糖一样移动下巴)时的颗粒物流量。

这些颗粒物虽然小到可以在空气中飘动相当远的距离,却也足够携带一些像流感病毒或冠状病毒这样的颗粒。

实验中,10名志愿者坐在层流箱的一个漏斗前,经由漏斗将面前的空气引入测量颗粒物大小和数量的设备中。这些志愿者分别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有呼吸阀或无呼吸阀的N95口罩、自制的纸制口罩或是用棉质t恤自制的一层或双层布口罩。剩余志愿者不佩戴口罩,形成空白对照。

这一测试仅测量颗粒物向外传播的效果,即口罩能否阻止感染者释放可能携带病毒的微粒。结果显示,不戴口罩的志愿者说话时排出颗粒物的量是正常呼吸时的10倍。而强迫咳嗽排出的颗粒数量因人而异,其中就有一名志愿者在咳嗽时持续产生的颗粒物数量是其他人的近100倍。

在所有的测试场景中,与不戴口罩相比,外科口罩和N95口罩(包括有呼吸阀和无呼吸阀)均能阻挡多达90%的颗粒物。

相比之下,自制口罩产生的颗粒物比不戴口罩更多。这些颗粒物似乎是从织物或纸材中释放出来的细小纤维,因此很难判断该类型的口罩是否能阻挡呼出的颗粒物,不过,它们至少减少了较大粒子的数量。

研究结果证实,口罩对减少悬浮颗粒物的传播是有效的,同时也说明了定期清洗棉质口罩的重要性。

科界原创

编译:橘子

审稿:西莫

责编:陈之涵

期刊来源:《科学报告》

期刊编号:2045-2322

原文链接: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9/uoc--cfc092520.php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