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厉害的人从来不离开自己的舒适圈

文|吕姑娘

内容付费时代,催生了无数的知识IP,如写作大咖spenser,文案高手李叫兽,经济学大薛兆丰等,这些人把知识经济运营得红红火火,赚得满地金钵。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到这一步呢?

在我看来,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从不跳出自己的能力圈。

每个人都有能力圈

什么是能力圈?

能力圈是指由你真正擅长并懂得的知识组成的,而且在这些领域里,你要比90%的人做得好。

比如,你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属于你的能力圈,但当你把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其他人一比就立马逊色了,那写作能力就不属于你的能力圈。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领域都是二八法则,比如,20%的人拥有80%的钱,20%的客户带来80%的利润,20%的品牌占有80%的市场份额……

这个世界不是五五分,而是二八分,甚至一个池塘里面,即使刚开始你投入大小差不多的鱼苗,最后也会出现大鱼占20%,小鱼占80%的结果。

所以,一定要认真评估自己的能力圈是什么。

我知道秋叶大叔,比大部分人都早。

在十多年前,我就曾经给他写邮件请教过关于PPT的问题,还去上海参加过他徒弟的培训,那时候秋叶大叔还不怎么出名,大多时候他都是在更新他的博客,还在推销他的书《超越对手:大项目售前售后的30种实战技巧》。

因为秋叶在进入大学当老师前,曾在软件行业做过几年的项目经理,他自认为他在项目管理这一领域有价真货实的干货,这本书肯定能卖得很好。

结果大跌眼镜,书的销售惨淡无比,因为对于他而言,即使他做过很多大型的项目管理,但是他在销售领域的擅长程度难以排到前10%,而同样是讲大项目销售,IBM的《新解决方案销售》就卖得很好。

为什么?因为IBM做到了比其它90%要好。

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因为PPT做得好,秋叶大叔成名了,后来他又成立团队和公司聚焦在职场技能上,在网易云课程上的课都卖得非常好。

其实同时期讲PPT的人很多,为什么秋叶能成功呢?

这是因为秋叶找对了用户。秋叶作为大学老师,每天和学生接触,最了解用户的需求,所以他的解决方案最接地气,最适合学生。

很多人讲PPT关注的是软件技巧,而秋叶最先察觉到学生做PPT缺的不是技巧而是逻辑不清,因为秋叶有软件公司项目管理的从业经验,他的逻辑性很强,所以,秋叶大叔在PPT上着重讲逻辑梳理,讲归纳、演绎、金字塔原理等分析方法,这样他就与其它讲PPT的人拉开了差距,产生了分异性,他的PPT系列书籍大卖。

从秋叶的实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正是因为他聚焦在了自己的能力圈内,所以才得以成功。

为什么最开始投入几乎大小相同的鱼苗,最后没有形成平均大小的分布,而是二八分布呢?

那是因为,刚开始投入的鱼苗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是有一些体形稍微大一点、有力一点的鱼苗,因为拥有更多的推进力和大一些的嘴,便形成了小小的优势。而这样的优势产生的效果会叠加,最终导致鱼塘的二八分布。

所以,只有能力圈才能帮助你突围,让你成为二八定律中的那个“二”。

你的能力要配得上你的欲望

曾经有段时间,我想好好学习怎么写文案,所以关注了某个写文案高手的微信公众号。这位大牛在广告行业从事多年,对写文案、讲品牌和营销都非常擅长,成立公众号时间不到半年,他的粉丝就远超了十万。

他分享过这个公号的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在早期时他压根没想到要在公号上讲文案、讲品牌,他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做这些,再在公号上写这些太没意思了。所以他在公号上写过电影评论,写过有趣小段子,写过其它杂七杂八的内容,毫无例外,粉丝和阅读量一直没有起色。

直至偶然的一天,他写了自己当天本职工作遇到的一些事情,讲了如何写广告和文案方面的内容,突然就火了,各个微信公号转载此篇文章,粉丝一夜间涨了好几万。

于是,从此以后,他在公号上开始写起了他的本职工作内容,进入了属于他的能力圈。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这位大牛在公号上写影评写不过专业的,写小段子自己也没这天赋,只有写自己能力圈内的内容,才能进入前10%,从此公号的价值一飞冲天,仅公号收益就超过了他的本职工资收入。

查理.芒格说“不能界定边界的能力,称不上真正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让能力配得上自己的欲望。

说到这里,有人会说,最近几年不是一直在提倡要跳出舒适圈,去往学习圈吗?怎么又让人只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呆着。

是的,你应该跳出舒适区,但重要的决策仍然是围绕着自己的能力圈。

跳出舒适圈,是拓展我们能力的过程。

但我们要让自己的能力比90%的人都好,才能纳入自己的能力圈中。

就像爱迪生所说的那样“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来的重要。”

没有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你很难做到比90%的人要好,所以能力圈的拓展其实非常困难,有时候甚至不可能。

如果你没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在进行重大决策的过程中轻易脱离自己的能力圈行动,那么就很有可能会被非常擅长些领域的人打得一败涂地,容易会付出极大的代价,造成以难以弥补的损失。

这就像当年红军离开自己的能力圈,去攻打大城市,结果可想而知。

韩寒在20岁时曾经和某足球儿童预备队打比赛,本来以为自己肯定能够打得过这些五年级的小学生,结果被虐的不行,简直是“被小学生们当狗遛”,最终以0:20的成绩惨败。

在这之前,韩寒以为踢足球是他的能力圈,可在一群小学生们面前,他才意识到了踢足球进入不了他的能力圈。

无一例外,作为普通人的我们都仰慕那些厉害的人,会不自禁的思考“他怎么那么厉害”?

殊不知,厉害的人只是在自己的能力圈内舒适地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