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灭亡于公元1279年,享国祚320年。如果不算夏商周的话,宋朝的国祚仅次于汉朝位列第二。然而两汉比起两宋,就显得不那么一脉相承了,因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并非西汉皇室的嫡系后裔,而是汉景帝门下旁支所出。相比之下,南宋的第一位皇帝赵构就是北宋徽宗的亲儿子,钦宗的亲弟弟。
然而南宋从版图上看,只是苟且偏安,甚至还向北方的金国称臣,以这种状态苟到国祚第二,显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了。所以哪怕宋朝存续年限很长,在后人眼中,也远没有汉唐明清让咱们中国人觉得自豪。
不仅如此,如果偏安的南宋都可以称作正统的话,那么同样偏安的西辽,为什么就在中国的历史上毫无存在感呢?难道就因为是少数民族政权,便这么区别对待了吗?
同样被金所灭,同样偏安一隅,西辽在中国史书上的存在感几乎为零
北宋和辽都是被金给灭掉的,北宋灭亡后,赵构称帝,建立南宋,这便把宋朝的皇统又给续上了。那么辽被灭后又是什么情况呢?可能在很多中国人的印象里,辽朝已经彻底成为历史了吧,甚至连契丹人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然而真实的情况,却远不是这样,辽朝也有自己的延续,那便是西辽。
同南宋一样,西辽也是偏安一隅,只不过南宋占据中国南方人口稠密的地方,而西辽则占据了中国西北的荒漠之地以及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部分地区。
就领土面积来看,西辽控制疆域约350万平方公里,南宋则是约200万平方公里,西辽的疆域明显比南宋还要大很多。更不可思议的是,西辽建立后,还曾一度威震整个中亚,相比之下,南宋则一直苟且偷安,几乎没有值得称道的武功建树,甚至还对着隔壁大金称臣了。
这样一对比,西辽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在中国历史上这么没有存在感,可现实就是这样,别说知道西辽的丰功伟绩,哪怕能提得起西辽这个名字,在中国人中,就已经是非常少见的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仅以异族政权来作为理由,肯定是站不住脚的。
名为西辽,实则与正统的辽朝并非一脉相承
西辽不受中国史书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并非辽朝正统的真正延续。如果真要给大辽找一个延续的话,那么存在时间仅不到两年的北辽才是最合适的。
北辽的建立者是耶律淳,其祖父耶律宗真正是辽朝的第七位皇帝,大辽末代皇帝耶律延禧则是他的堂侄,以这样近的血缘关系,接过大辽的皇统,是完全有资格的。而且北辽四位皇帝中,有两位就是大辽末代皇帝耶律延禧的亲儿子,所以北辽之于辽,差不多就相当于南宋之于北宋,只不过,北辽没有这么好的命,建立不久就又被大金给灭掉了。北辽一灭,大辽的正统也便彻底断绝。
那么西辽又是怎么回事呢?它其实是辽朝的一位臣子耶律大石所建。虽然也姓耶律,可是这位耶律大石却只能追溯到大辽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是他的八世孙,世系已经相当久远了。甚至连东汉光武帝都比不上,人家好歹还只是西汉景帝的七世孙呢。
而且刘秀能够延续汉统是因为他把西汉的疆土打下来了,可耶律大石却只做到偏安西域,大辽的核心疆土却一寸未得,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认知,当然就没资格继承辽朝的正统了。所以西辽非正统,而南宋却是正统,这个区别,正是造成西辽在中国历史上不受重视的一大主因。
西辽主要的影响在中亚,与中原一带的交流甚少
西辽不受中国历史重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与它的影响力范围有关。虽然其疆域范围有相当大一部分落在今天的中国境内,但在清以前,中原地区与新疆一带的交流是非常少的,中央政权对那些地区的控制力也非常弱,所以这些地方发生的事,一般不会被中国史书重点记载。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现存的关于西辽的史料,几乎都要去国外找。而作为契丹人的祖籍地,中国的史书对西辽的记载则少得可怜,甚至很多重要事件都没提及。这种尴尬的局面,就足以说明西辽已经大体上不算中国历史,而是中亚历史的一部分了。
只要搞明白以上两点,就可以理解中国史书对西辽的漠视,以及对同样偏安一隅的南宋的重视。这不仅仅是汉族史观所导致的,更是中国人对正统的理解,以及西辽对中原缺乏影响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