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一个大队有多难打?

相信看过小说或电视剧《亮剑》的人们,一定会对其开篇的李家坡之战印象深刻。此役,为对付一个孤军深入的日军山崎大队,八路军重兵出动却对它奈何不得。在多次进攻未果且付出了惨重代价后,只好由头顶“主角光环”的李云龙率独立团出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歼灭。

如此这般惨烈的战事,使得很多对历史和军事不太了解的人们不禁要问:日军一个大队到底有多强?他们真的很难对付吗?

大队是个什么玩意

我们知道,和当时世界上主流军事强国不同,日本依据自身的国情军情,建立并实行了一套非常特立独行的军队编制体制: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军→方面军→总军。如果与我军的编制体制相对照的话,日军分队的级别相当于班,大队的级别相当于营。但从规模上讲,日军的大队却比我国及其他国家的营乃至加强营都要大得多。

通常情况下,日军一个大队由1个30人的大队部,4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和1个步兵炮小队,再加上后勤、通信等单位组成,满编状态下可达1100人。而《亮剑》故事开始时,李云龙的独立团也就千把来人。可见,日军大队的规模基本与我军的独立团相当。

在武器配置上,日军一个中队满编是181人,装备9挺轻机枪、9具相当于轻型迫击炮的掷弹筒、139支步枪,一个机枪中队装备有12挺重机枪,一个步兵炮小队装备有2门92式70毫米步兵炮。这样一来,一个大队的全部步兵武器包括步枪556支,轻机枪36挺,掷弹筒36具,重机枪12挺,步兵炮2门。

大队的战斗力有多强

那么,日军大队的武器配置水平如何?如果将其放在二战欧洲战场的话,恐怕不值一提。不说别的,1941年时的苏军一个步兵营下辖3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1个迫击炮连、1个反坦克炮排,满编560人,装备有27支冲锋枪、273支步枪、轻机枪42挺、重机枪24挺,另有50毫米迫击炮9门、82毫米迫击炮4门、45毫米反坦克炮2门、120毫米迫击炮2门、火焰喷射器4具。

可见,苏军步兵营在规模只相当于日军大队一半的情况下,只是步枪数量稍逊,支援火力则全面盖过日军。

但在抗战中,日军大队的火力相对中国军队而言就十分强悍了。即便是全面抗战初期号称国军最强战力的调整师(即德械师),每个步兵营只有279支步枪、27挺轻机枪、6挺重机枪,2门82毫米迫击炮;一个团的支援火力也只不过加强了一个迫击炮连,装备6—9门82毫米迫击炮。国军一个团在步机枪上算是能和日军一个大队不相上下甚至略占优势,但在支援火力、特别是配属火炮上就差距悬殊了。

尤其是日军掷弹筒作用极大,可以完克各种机枪,淞沪会战中国军半数多的轻重机枪都是被掷弹筒敲掉的。而且,日军官兵文化素养和训练水平都远超中国军队,后勤保障和营养供给上也高出不少。

实战中,日军还会根据需要给大队加强有辎重、工兵、侦察等单位,使其具备很强的独立作战能力,即便外援断绝也能坚挺许久。所以,全面抗战初期,国军往往一个师也扛不住日军一个大队。

以台儿庄战役为例,在是役的藤县保卫战中,日军第10师团第33旅团第10联队的1个步兵大队,另外加强1个机枪中队、2个野炮中队,进攻超过6个营、共计3500名中国守军。交战仅一天,守军就伤亡2200人,只得弃城突围。国军宣称伤毙敌340余人,但根据日军自己的记载,其仅阵亡28人、伤129人、失踪3人。即便按国军的战绩来算,中日双方战损比也达到了惊人的6.5:1。

全歼日军一个大队—这太难了!

或许有人说,台儿庄战役中的国军多为地方军阀武装,战斗力不强,装备也很差。那么1939年的昆仑关之战中,得到苏械武器加成、且在人数上拥有绝对优势的第5军主力荣誉1师和200师,猛攻困守昆仑关的日军第21旅团一个大队,在付出了伤亡6300人后方才消灭对手,中日两军伤亡比也达到了5:1。

回到《亮剑》中八路军全歼山崎大队的剧情。文中写到为吃掉山崎大队,“八路军129师各部,决死一纵队各部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将日军山崎大队包围在李家坡高地”。可见山崎大队在被完全包围、失去外援,且面对八路军超过一个师兵力的情况下,却令“八路军攻击部队伤亡惨重”,“战斗打了整整一天,山坡下躺满了八路军士兵的尸体,最先参加攻击的几个主力团都伤亡过半失去攻击能力。”最后李云龙率独立团上阵,先是让师属炮兵营打光了炮弹,然后又让敌人“吃”了3600颗手榴弹,最后连举着菜刀、铡刀的伙夫和马夫都加入战阵,这才搞定了山崎大队。

然而在真实的抗战战场上,想通过一次战斗就完全消灭日军一个野战步兵大队,是极其困难的。就拿李家坡之战来说,其实这场战斗是有着真实的历史原型的,这便是著名的关家垴战斗。此役为对付不满编的日军冈崎大队(510人),八路军投入了129师主力,决死一纵队25、38团,再加上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总计1.2万余人,却未能在日军援兵来到前消灭对手。

此役,八路军亡589人、伤1570人,日军亡282人。386旅772团1营1连战前有70多人,战后只剩3人;3连战前有52人,战后只剩指导员和2名伤员。当1营被兄弟部队换下来时,活着的就剩这6名官兵,战况之惨烈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真实的抗战,远非我们在小说和影视剧中看到的那样解气、那样酣畅淋漓。连公认的、相对来说较为严谨、客观的一代佳作《亮剑》,也不免虚构出我军一战全歼日军一个大队的战例,就更别说粗制滥造的“抗日神剧”了。

然而,广大中华儿女正是在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残酷、艰难,在兵员、装备、训练全方位落后的情况下,依旧为了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而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怎能不令后人肃然起敬!所以说,那些靠着“弹药无限+火力全开”的外挂动辄突突掉一个大队鬼子的“神剧”们,不仅是对先烈的不敬,更是对历史的亵渎!

作者:林森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侵华日军通览1931—1945》徐平主编;

【1】《日本军事史》滕原章著;

【1】《抗日战争》王树增著;

【1】《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档案全记录》王晓华、戚厚杰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