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的欧洲、亚洲战场上,德国和日本的对外扩张取得了丰硕战果。在欧洲,德军卷击了整个西欧,仅剩英国在苦苦支撑;在亚洲,日军占领法属殖民地(今越南),完成对中国大后方的封锁,意在尽快结束战事,实施“南下”政策。
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的罗斯福,不仅认清了轴心国的险恶用心,而且希望美国“趁乱”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然而,美国的孤立主义和《中立法案》,使其成为坚持抗争的“孤家寡人”。但他始终不放弃美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大好机会,积极准备参战。
用行动表明美国的态度。
自德意日三国签订《同盟条约》,并在罗斯福多次炉边谈话的呼吁下,美国人似乎有所觉醒,不仅修改了《中立法案》,准许向交战国出售武器,而且列出16亿美元的国防开支计划加强战备。与此同时,罗斯福更是旗帜鲜明地反对轴心国。
首先,为了遏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他一面增加对华援助1亿美元,并组织一批退役飞行员到华,支持中国抗战;一面宣布《美日通商航海条约》到期不续约,禁止向日本出口石油、废钢铁等战略物资,以此表明美国反对侵略的态度。
其次,提出5年造舰计划,扩大美国海军规模,并在此基础上一分为二,成立大西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分别指向欧洲和亚洲两个战场。尽管这些都还停留在纸面上,但其政治意义巨大,充分说明了美国未来定会从幕后走向前台,直接参战。
更重要的是,他以50艘老旧驱逐舰,换取英国8个海外基地99年的租期,既绕开《中立法案》支持英国抗战,又将美军海外势力延伸2800多公里,从态势上对德国施压。也就是从这时起,美国不中立了,最起码标志着美国已有限参战了。
按照“先欧后亚”战略的需要,美国决定在亚洲采取守势,以外交和震慑等手段配合,在中国战场上牵制更多的日军。为此,他不仅命令美国海军驻扎在离日本最近的夏威夷,而且有计划地开始从日本撤侨,关闭美国开设的学校或公司。
这些动作,显然是在表明美军已经开始为“战争”做准备。实际上,罗斯福真正的目的还是给日本施加一些压力,希望对方能够领会美国的态度,在没有做好“南下”的准备前,不要轻举妄动。说白了,就是摆出一副要开战的架势,威慑对方。
美、英两国紧密合作,商定“先欧后亚”战略。
1940年底,大不连颠空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英国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这让丘吉尔多少松了一口气,但德国对英伦三岛的海上封锁,依然让抗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此时的英国,更需要美国的支持,双方迫切在战略上统一认识、步调一致。
第二年的新年伊始,美、英第一次举行参谋长联合会议。双方对欧洲作为主战场,击败德国和意大利后,再对付日本不存在异议,但是否确定保证英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成为争论的焦点。说白了,英国人不愿放弃其新加坡、香港等殖民地。
也就是说,尽管双方总体战略目标一致,但在战略思想方面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一是,作为老牌的海上军事强国,英国在全世界拥有众多的殖民地,依靠他们来维持岛国的生计。也就是说,他们与美国联手 对付德国的同时,也在意殖民地的安全。
这种岛民心态,美国人不以为然。罗斯福倡导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新的秩序,不仅将轴心国蹂躏下的国家解放出来,而且支持各国摆脱殖民统治,成为一个自由、民主的主权国家。换句话说,他们只想救英国人的命,不想保全其殖民地。
二是,英国的传统战略是“以海制路”,惯于打持久战,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并对美国人坚持“速战速决”的做法表示异议,并以“老大”的身份对美国“指手画脚”。英国人不自量力和目空一切的态度,让美国同僚们十分厌恶和抵触。
更关键的一点,凭借美军当时的实力,不可能在两个大洋上同时作战,尽管美国海军已一分为二,成立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但都只停留在纸面上,形成战斗力需要时间。再加上国内的孤立主义严重,美国不可能分兵去保护英国的利益。
经过多次会谈,双方确定了“欧洲为主战场,维持英国在地中海的地位,在远东保持防御态势”,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先欧后亚”战略。显然,它更符合英国人的需要,也就从这时起,两国常在具体目标上意见不一致,吵架是经常的事。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