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当时世界空军强国之一,但其空军非独立军种,分别隶属于陆军和海军。隶属陆军者,由陆军部(省)所属航空本部统辖。隶属海军者,由海军部(省)所属海军航空本部统辖。
▲蒋介石,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
1928年,东北易帜后,国民政府在军政部下设立航空署,辖4支航空队,拥有飞机24架,开始了统一的全国空军建设。自1933年起,蒋介石在美国专业人员的帮助下拟定了空军建设三年计划,空军建设加快了步伐。1936年夏,两广事变发生,陈济棠的空军为蒋拉拢,百余架飞机归并中央,国民政府空军统一告成。
同年冬,为蒋介石50寿辰掀起“购机祝寿”活动,实为加强空军,抵御日本。海内外民众、华侨热烈响应,所捐献款项购得飞机68架。至全面抗战爆发,中国空军总计有飞机600余架,作战飞机305架。统筹空军建设及管理事宜交由国民政府所设航空委员会负责,由蒋介石兼任该委员会委员长,宋美龄任秘书长,周至柔任主任。
七七事变后,为作战指挥方便,设立了空军总指挥部,又称空军前敌指挥部。由周至柔任总指挥,毛邦初任副总指挥,张有谷任参谋长。8月,为应对淞沪局势,又增设了空军第一军区司令部,由沈得燮任司令,石邦藩任参谋长,下辖9个大队,9个独立暂编中队和1个暂编教官大队。抗战全面爆发初期,中国空军拥有作战飞机346架,纳入正式作战编制(序列)的为296架。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日本为当时世界空军强国之一,但其空军非独立军种,分别隶属于陆军和海军。隶属陆军者,由陆军部(省)所属航空本部统辖。隶属海军者,由海军部(省)所属海军航空本部统辖。战时,配属陆、海军行动,以支持陆、海军的进攻。其海军航空兵多为(航母)舰载航空兵,是其海军的最重要突击兵种、兵力。后来偷袭珍珠港的,即乃日本海军舰载航空兵的几乎全部主力。
1937年,日本的陆军航空兵力,计有航空兵团一个,下辖飞行团5个,飞行联队16个,分别驻扎于日本本土、朝鲜、中国台湾及东北地区。拥有作战飞机1156架。日本海军航空兵力在1937年拥有作战飞机1045架。二者合计为2200余架。又一说为2625架,几近于中国空军纳入作战编制序列的10倍。七七事变之际,其用于侵华的陆军航空兵飞机约300架,海军航空兵飞机约550架。仅此,已达中国空军全部作战飞机的近3倍。
两军飞机性能比较,日机大多为20世纪30年代设计、试制、生产的新机,性能较为优良。中国军机大多自国外采购,有机型先进且性能优良者,如美国产的寇蒂斯·霍克Ⅲ、波音-281(波音P-26A)等。但亦有不少性能不佳甚至落后者。
▲霍克-3型战斗机
因为当时中国现代工业基础薄弱,虽能仿制国外飞机(主要部件如发动机等靠引进),但完全不能独立设计并批量生产先进战机。因引进的飞机五花八门,甚至有“万国飞机博览会”之称。加之当时日本的军机研发、生产能力远强于中国,战损因此能迅速得以补充、恢复。中国空军的抗战,就是在实力对比如此悬殊的境况下展开的。
中国空军之抗战,从其发展言,可自然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1937年8月至11月,为中国空军独立对日作战阶段。虽损失惨重,但战果显赫,并彰显了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第二阶段从1937年12月至1941年6月,为中苏空军联合、协同作战阶段,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段:武汉会战前,中苏空军的联合、协同作战虽已开始,但中国空军仍勉力支撑,以中国空军的独立作战为主。自武汉会战始,则以苏联空军志愿军的作战为主。但中国空军仍顽强存在,配合、支持苏联空军志愿军作战。
第三阶段自1941年6月至抗战胜利,为中美空军联合作战阶段,以美国空军为主。但中国空军在战争中学习、锻炼、恢复、发展,至抗战胜利,中国空军的规模及战力已超越了1937年抗战爆发时的水平。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
鉴于日本狂妄野心已路人皆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饬令所属参谋本部制订针对日本侵略的国防作战计划。1937年3月,完成了“国防作战计划”甲案和乙案。在甲案中,确定了中国空军对抗日本侵略的作战要领:“空军于作战之先,以主力扑灭长江内之敌舰,及沪、汉两地敌之根据地。集中间:以主力对敌海上航空母舰与舰队及运输船舶攻击,并协助我海岸防守部队之作战,以一部协同海军正面作战。
会战间:以主力协同北面陆军作战,以一部协同海军正面作战。准备全部重轰炸(机)队袭击敌之佐世保—横须贺及其空军根据地,并破坏东京—大阪各大都市,以获得我空中行动之自由。”在乙案中,还增加了对天津、汕头、福州敌根据地的轰炸。在会战间部分,增加了对日本的横滨—佐世保军港,以及台湾和东北辽宁等地兵工厂的轰炸。
据此要领可见,国民政府军方已预感到在战争初期,沿海和沿(长)江中下游若干大、中城市将成为日寇进犯之重点,并可能一度失守。但即使如此,亦要集中有限的空军军力,予敌重创。若有可能,还将袭炸日本本土及其部分殖民地。
据此要领,八一三事变当日下午14时,中国空军下达了由周至柔签署、毛邦初副署的“空军作战命令第一号”,明确提出:“空军对多年来侵略之敌,有协助我陆军消灭盘踞我上海之敌海陆空军及根据地之任务。”第2、3(8队、17队)、4、5、6、7、8、9大队队长务于14日10时到京(南京)开会。上述各部队应于14日黄昏以前,秘密到达准备出击之位置,完成攻击的一切准备。各队长开会时,将面授机宜,即具体部署作战任务。侵华日军也预感到了中国空军之威胁。
▲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是抗日战争初期继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
同日晚23时50分,日本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对其所属的海军航空兵下达了“应以全兵力,先发制敌,击破敌空军”的命令。并明确提出,“14日实施空袭时,空袭部队的任务、行动预定如下:空袭部队应举全力急袭敌航空基地,覆灭敌航空兵力。尤应注意隐密,注意(飞行)高度及气象的利用。”
“出发及攻击时机,依照特令。”就在两军蓄势待发,千钧一发之际(两军均定于14日空袭对方。若日寇空袭在前,事必予中国空军毁伤,从而削弱中国空军攻敌之实力。若中国空军能抢占先机,则日军的战略意图即使未能彻底被粉碎,亦必将彻底被破坏),中国空军紧接着下达了“空军作战命令第二号。”要求14日出动之各攻击机队,务于晨7时准备完毕,于9时、9时40分(因距离远近关系)到达目标上空,实施攻击。在日空军具体进犯时间尚未决定之际,这一命令为中国空军赢得了主动,达成了战术上的突然性。
8月14日晨7时,中国空军的第一批轰炸机群(5架),由杭州笕桥机场起飞,抵上海公大纱厂日军军械库上空,从1500米高空俯冲而下,投弹攻击,当即准确命中敌军械库,起火爆炸。
至下午15时50分,中国空军共出动飞机9批次,计、76架次,集中轰炸了上海日军指挥部、弹药库码头,以及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等日寇重要军事目标。日军死伤甚众,一艘驱逐舰(“栂”号)被炸伤,损坏严重。
当天下午,日军进行报复。因其进犯上海之陆海空军的战略部署被中国空军的轰炸彻底破坏,遂令其驻扎台湾的第3空袭部队(鹿屋航空队,亦属日海航部队)出动,分两批18架次,袭炸览桥与广德机场。中国空军升空迎战,击落日机3架。日机未达成作战目的,仓惶遁去。
▲长谷川清总督统领下的海军训练队
在“空军作战命令第二号”中,即强调中国空军应以轰炸为主,消灭敌有生力量,毁伤敌实力。并且自“14日开始轰炸后,应迅速准备连续轰炸”。
8月14日晚24时即8月15日零时,空军又下达了第三号命令,强调实施连续轰炸。
8月15日,中国空军又分8批次,连续轰炸了上海地区的日军重要基地、阵地。日军亦于当日展开疯狂报复,除动用了上海附近的海军航空兵外,还继续令其海航驻台湾部队出动,计有鹿屋航空队、木更津航空队等。中国空军奋勇迎战,与日空军展开了抗战史上的第一场大空战,共计击落击伤日机30架。日军方资料承认被击落14架,重伤6架。
8月16日,日军出动4支空袭机队对江浙地区中国进行机场轰炸,并欲与中国空军机队决战。中国空军官兵个个争先,奋勇御敌,共击落敌机11架。8月17日,中国空军又分6个批次出击,轰炸了上海地区的日军阵地及其指挥部。并与阻击的日机展开空战,击落日机2架。
8月19日,中国空军出动轰炸机7架,并出动驱逐机护航,轰炸日舰。空军沈崇海、陈锡纯所驾驶轰炸机(机号904)发生机械故障,在自知难以返航的情况下,决心成仁,遂架机俯冲敌舰,直接撞击,与日寇同归于尽。
8月20日,日机又来袭,中国空军在迎战中,又击落日机8架。
▲中日战争油画
中国空军奋勇迎战敌机,仅自8月15日至20日,就使日海航最精锐的鹿尾和木更津航空队损失过半。因连日作战,中国空军也损失惨重,遂于8月21日颁布第十一号作战命令,将作战方式由机群出动变为以单机出动为主,由白昼出动变为以夜袭为主。希图在持续作战中尽量保存实力。
自8月中、下旬始,日空军进行猖狂反扑,但因中国空军的顽强作战,使日空军的战略战术企图往往不能实现,其野蛮本性遂彻底暴露,以轰炸中国沿海沿(长)江61座城市的居民区和非军事目标来威慑中国。其轰炸毫无任何交战伦理约束,仅以屠杀中国人民为目标。
虽然日本已退出国联,但国联仍然受理了日本轰炸中国城市杀害中国平民百姓一案。1937年9月28日,国联大会第23次咨询委员会一致通过谴责日本及日空军的决议:“咨询委员会紧急讨论了日本对中国无防御城市的轰炸问题,对包括许多儿童在内的人民所遭受到的生命损失,表示深切的哀悼。并通过全世界,对这种引起恐怖和义愤的行动,表示严厉的谴责,特郑重声明。”
对于日军的暴行,中国空军奋起还击。在迎战日军多次空袭南昌(当时中国空军总指挥部设于南昌)、南京等大中城市的空战中,中国空军均获累累战果,共击落击伤敌机上百架。经两个多月的血战,中国空军的作战飞机也损失了三分之二以上,大量优秀飞行员牺牲,至10月22日,空军可用飞机仅存81架,空军总指挥部遂下令空军主力后撤,基本脱离战斗。11月初,中国空军转入休整阶段,仅留少量飞机驻守首都,大部撤往武汉、南昌整补。
▌摘自《中国抗日战争史》,张宪文等(著)、化学工业出版社悦读名品授权合作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