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食草动物的眼睛在两边,食肉动物的眼睛在前面?

动物世界非常神奇,每一个物种都在为了生存,使出浑身解数,各种逆向思维、灯下黑等等离奇的演化方式频出,更关键的是一切都是随机的,是大自然的力量,人类从它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例如啄木鸟的安全帽,鸟类的飞机,蝙蝠的雷达,蛙眼的视觉等等。

恐龙时代,动物的技能点大多都点在了体格上,食草恐龙为了不被吃使劲变大,食肉恐龙为了能吃到肉于是吼了一句:我也变大。结果都在越变越大路上迷失了方向,大注定要获得更多的能量,小行星来临,阳光被火山灰遮挡,能源枯竭,大恐龙最先消亡。还有把技能点到死胡同里的,比如背上长着剑的恐龙,背上长着“盔甲”的恐龙,在树林间穿梭天天想着飞的恐龙点出了羽毛,没成想却笑到了现在。

被猎,跑得早比防御更重要

体格、盔甲、一身刺的防御固然很重要,但如果能在危机到来之前提前逃跑,那要一身累赘不演化也罢,不得不说“跑得快”确实是一条很好的生存之道。那么如何预知危险?

简单来说就是要有眼力价儿,永远不要落在最后的“食物”,所以把技能点在眼睛上是大道。

演化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动物都深谙此理,只不过在自然选择中,眼神不好的自然被吃了,也就促使留下来的眼神都好。何为眼神好?一定要眼观360路,耳听四面八方。

食草动物在演化的路上进行了各种尝试,单眼视觉脱颖而出,这个技能在生存的道路上屡试不爽,于是大部分具备该能力的食草物种都留存了下来。单眼视觉,即一只眼睛能看到的,尽量不要用两只眼睛来看,各看各的,交集要少,从而拥有更大的视线覆盖范围。

看看吃草牛的、鹿的、羊的两只眼睛,它们长在两侧,恨不得180度,背对着背,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尽可能的在水平进行360度无死角覆盖,然而生理结构摆在那,并且摄像头只能有俩。

长在两侧对于目前的生理结构来说已经是极限,虽然只是一个缩水的360度全景影像,但只要掠食者不从后面偷袭,安全系数还是比较高的。

除此之外它们还可以通过提高警惕性来弥补先天的漏洞。嚼草时多四处看看,只要头一转基本上也就无盲区了。

图:牛急了还咬狮子呢

在动物世界中,抵御能力越弱的动物警惕性越高,比如羚羊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马上停止进食。而非洲野牛不见狮子跑跟前不动弹,因为他们肌肉更强壮,而且万一咬得不是我,是情场竞争对手呢?

捕猎,集中注意力比三心两意更重要

就像食草恐龙更大,食肉恐龙也更大一样,食肉动物面对食草动物无死角的侦查能力也在演化的道路上付出了努力。既然食物无懈可击,那只能强化自己。如何缩短食物与自己的距离?那就是速度。路线要精准,猎物盯紧,空间的感知很重要。

牛鹿三千,它只取一只,360度覆盖对食肉动物没有什么用,所以食肉动物眼睛演化的方向是两只眼睛集中注意力,因此双眼在前方需要更多的交集。更重要的是听过双眼聚焦可以构建三维立体效果,使地形更清晰,从而在奔跑中选着有利路线。

单眼视觉就像360度影像一样,两只眼睛分别看到的都是一幅幅二维照片。因此食肉动物大多数都是双眼视觉,即两只眼睛向前。

演化是随机的,没有绝对的

万物演化都是随机的,都有各自的环境和习性,就像开头说的,大自然是离奇的,什么鸟都有。吃草的动物在地上飞奔,但一些吃果子和叶子的动物需要在树上穿梭。比在树上躲避天敌更重要的是能在树上荡来荡去,而树上的地形更复杂,更需要空间感,所以猴子与猩猩虽然主要是植物食性,但它们也需要双眼视觉。

澳大利亚历史中有一阵食物短缺,导致考拉只能吃毒桉叶,但在澳大利亚的食物链上几乎没有天敌,所以单眼视觉派不上用场,而为了少吃毒树叶以及拥有足够的时间分解消化毒叶,它们必须尽可能的少消耗能量,于是在演化的道路上它把脑子省了,脑容量在哺乳动物排倒数,把速度与力量缩减了,又在树上活动,需要空间感知度。关键由于脑容量,认知能力差,只能会挂在树上的桉叶当食物,摘下放盘子里给它都不吃,双眼视觉能让它盯住桉叶,抓好桉叶,省得吃鼻子里去。

还有作为蚩尤的坐骑,食铁兽熊猫,以前吃肉。食物匮乏时期,肉少了,味觉基因变异没了,虽然改吃竹子,但依然是双眼视觉,因为它不卖萌时,底子里还是凶猛的食肉动物,所处环境竹子遍地,一般物种不敢惹它。

比树袋熊还懒的树懒,除了春暖花开的成年季节,几乎都在树上,因此空间感知很重要,需要双眼视觉。不过,由于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亚马逊热带雨林中,行动缓慢的它也需要足够的观察能力,提前发现天敌。

为了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大自然煞费苦心,使这种早应该灭绝八遍的物种演化出高清“云台”。双眼视觉保留,颈椎关节的数量演化达到了长颈鹿都没有的8~10个,因此它可以几乎把脖子拧到后背进行大范围侦查敌情,提前用保护色使自己与树林的背景融为一体,让天敌找不到它。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在大自然中没有绝对的,适者生存,并非强者生存,只要演得好,又懒又笨也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