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已工作22月昼进入月夜休眠,它发现了什么?

嫦娥四号是我国嫦娥计划发射的第4个月球探测器,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在此之前,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只进行过硬着陆,就是成功地砸下去……

而借助由位于地月第2拉格朗日点(L2)处的鹊桥卫星搭建的信息通道,嫦娥计划的第二步——落月计划的终极探测器嫦娥四号于2019年年初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并随后释放月球车玉兔二号进行月球背面的探测巡视工作。

嫦娥四号所降落的地点是位于月球东经173°-179°,南纬43°-47°的月球背面陨石撞击坑——冯·卡门撞击坑内。

冯·卡门撞击坑是一个古老的撞击坑,撞击发生于大约36亿年前,那时最原始的生命才刚刚在地球诞生。而冯·卡门撞击坑则是处在一个更大更古老的撞击坑内——艾托肯盆地。

嫦娥四号上搭载的月球车玉兔二号是专为在月球表面巡视探测而设计,车上搭载了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和中性原子探测仪。从成功着陆至今,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已经在月球表面一个小小的范围里面度过了22个昼夜。月球上的一个昼夜大约相当于地球的30天,也就是它们已经在月球上呆了22个月。

那在月球背面工作了近两年的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有些什么新发现呢?我们今天来看看赶过去的第22个月昼,玉兔二号的探月成果。

前面说了玉兔二号搭载了多个科学仪器,其中一个就是测月雷达,它是通过无线电波穿透月面后所产生的回波进行对可见光波段无法探测的地下岩层进行扫描。

这是玉兔二号在上一次第21个月昼时测得的月球底层结构,使用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可以探测不同深度的地层,玉兔二号上的测月雷达可发射两种频率的电磁信号,60MHz的低频信号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可以探测更深的地层,500MHz的高频信号则能在浅层获得更高的分辨率。

在这张图是着陆区附近的浅层地层结构,是厚达70米的多次溅射物,最上面一层是厚达12米的月壤层,里面基本没有大块的岩石,往下12米到24米是碎石层,再往下24米到40米是溅射物沉积层和风化产物层。

而在刚过去的2020年9月12日,玉兔二号被太阳光唤醒进入第22个月昼,对着陆点附近两个撞击坑附近的地层进行探测。这次的地层同样拥有12米厚的月壤,下面是22米厚的条带状溅射物,两者均为附近撞击坑的溅射物。下图是测月雷达高频通道(500MHz)测得的上述溅射物高清地层图。

而通过穿透性更强的低频通道(60MHz),测月雷达测得深达400多米的地层。通过不同强度的反射信号,科研团队分析出各地层的组成。

上图中的第一层是周围多个陨石撞击坑的溅射物和玄武岩角砾层(靠近底部),厚度约为130米;第二层是多次岩浆喷发形成的玄武岩层,厚度约为110米;第三层是更古老的位于着陆区北部莱布尼兹撞击坑的溅射物。

这些研究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旗下的《自然·天文学》上。

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在完成第22个月昼的探测工作后,将迎来月夜,地面控制中心通过指令让其分别于9月24日7时30分和23日23时18分进入月夜休眠模式,如果一切顺利,它们将在下一次太阳照射后醒来,继续完成后续的探测工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