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很多人愤愤不平的为“民科”喊冤叫屈,认为“民科”贡献很大,历史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早期就是“民科”出身。那么事实到底怎样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来厘清什么叫“民科”。
所谓“民科”,不能从这个词的表面意思来理解。“民科”一词的表面意思,似乎是指官方和民间科学研究之分,官方科学机构搞的科学研究的就是“官科”,民间自行做科学研究的就是“民科”。
实际上,现在网络上所谓“民科”的不是这种认定,而是一些科学史研究者,把那些不具备任何科学精神,本质上是反智反科学,所谓研究成果不具备科学认知且毫无科学价值,只是自称“重大科学成果”的群体。这些人有时自称为“民科”,其实与科学一点也不挨边,后来科普界和科学界就把这帮人统称为“民科”。
最早研究这个群体的是科学史学者田松,他为“民科“作了一个定义,后来被广为采用,他认为:”民科“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交流,这是“民科”与另一个群体“业余科学爱好者”之间的根本区别。
这就从根本上区分了“民科”与“民间科学爱好者”,从中可以看出,“民间科学爱好者”是主流科学界的朋友和同盟军,是科学群体的一员,而“民科”是反科学的群体。人们把“民科”等同于“民间科学爱好者”是鱼目混珠,而“民科”们正是利用这一点来捞取吃瓜群众们的同情和支持,哗众取宠。
是不是“民科”,本质上不是看他们的教育背景和职业状态,而是看他们具不具备科学精神。这些人有的没有科学教育背景,有的有深厚的科学教育和研究背景,甚至在科学界也就是所谓“官科”有过很高学术地位和职务。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不遵从科学研究规律,不是通过严密实践来建立和检验自己所谓“理论”,而是凭妄想或采取道听途说甚至利用谣言谎言,证实自己的说法。
现今的“民科”们的主要攻击或歪曲对象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基因工程等,宣扬的主要“理论”是所谓“永动机理论”或“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等。
实质上,所谓“民科”是一种精神疾病。
一个人宣扬的东西属于“民科”还是科学范畴,主要看其具不具备和坚持不坚持科学精神,是不是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和研究我们的世界。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和思维方式,才是“民科”和科学的分水岭,两种世界观得到的成果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民科”们的所谓研究“成果”,从来不敢用科学界公认的方法来检验和验证,或者不具备科学验证的基本条件,或者不承认科学的验证,他们只是自吹自擂自圆其说。由于他们得不到科学的承认,因此对科学界持有蔑视甚至仇视的态度。
这些所谓“民科”与他所在的环境或者单位毫无关系,“民科”真正的对立面不是所谓“官科”,而是科学,是愿不愿意通过严密实践而不是妄想获得成果的精神。研究认为,“民科”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一类容易被忽视的精神疾病,往往看不出他们有行骗的主观故意,他们甚至坚信自己的妄想是“真理”。
什么叫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主要包括:弘扬和遵循历史上自然科学发展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愿意通过实践来获取科学认知,重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愿意并推崇用人类长久实践检验得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验方法来验证自己的发现和理论;希望并允许全世界任何人用科学方法检验验证自己的成果;倡导科学无国界,自然规律的发现属于全人类,而不是神秘兮兮;弘扬怀疑、批判、创新、进取精神,不迷信权威,并宽容科学试错。
在伽利略以前,自然科学研究在相当程度上处于哲学层面,通过简单的实验再进行逻辑联想得到了一系列的理论;但伽利略以后,实验科学成为科学研究的主流,科学成果主要建立在观测发现、实验、理论验证等基础上,依靠证据说话。
科学方法,就是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发推广等科学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思路、程序、规则、技巧和模式,包括认识和改造世界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途径和手段,通过这些方法得出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和规律,而不是表面现象,并能遵循和利用客观规律,得到符合科学逻辑的成果。
因此承认不承认,愿不愿意用科学方法研究开发并验证自己的发现研究成果,是检验具不具备科学精神的试金石。
比如,药物双盲实验就是一种科学方法。
药物效果的双盲试验,已经是世界上通行的做法。所谓双盲试验,就是在试验过程中,把参与者至少分为两组,一组服用被试药物,一组服用安慰剂,也就是没有药效的看起来甚至吃起来味道都是一样的制剂。
而药物检测者和试验参与者都不知道哪一组服用的是什么,分析资料时也不知道那一组给了药,那一组是安慰剂。因为投药分组的是第三方组织,只有在实验结束结果出来第三方组织才会将实验结果告知试验者。
这样,就排除了试验过程作假或者参与者心理作用导致药品效果不确定的现象,试验结果具有客观性。这只是现代药品药效的一个检验过程,在进行双盲试验前,还要做毒理和致癌致畸试验,要确保药品的安全;还要做药理分析和代谢分析,弄清楚药品是通过机体什么组织,从分子层面怎么起作用的,及其在身体里代谢和残留的情况。
这样的药品当然是更科学和可靠的。
而“民科”思维指导下的“良药”和理论是怎么来的呢?
按照“民科”思维,凭着想象来调节人体的“热”呀“寒”的,幻想着阴阳调和,以毒攻毒,病自然就好。根据这些想法,调配出一种神药,在毒副作用不明,致畸致癌不明的情况下,就让很多人去服用,然后得出一个治了多少例,治愈多少例,治愈率百分之多少云云。
要知道,某些病是不治也会好的,安慰作用和自愈作用排除了吗?而且这些药毒副残留如何,肝毒肾毒如何,吃了对身体造成慢性或急性毒副影响有多大,有验证吗?街头上高深莫测的神医们大致如此,他们甚至坚信自己的药是好药。
这两种药,你会相信哪一种?这种认知实际上也是对科学精神的一种检验。现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已经是全世界科学界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一些人还在那里凭着阴阳五行物极必反这点辩证道理,就没有任何实践证据,光凭胡思乱想发表所谓“科学发现”和“科学理论”,想凭着这种妄想就得到一个伟大的理论,科学史研究者把这种人叫做“妄人”。
对“民科”还闹不清的朋友可以冷静下来冷眼看看,那些自称“民科”或被社会批为“民科”之人,什么“卖肝卖肾争诺奖”,什么创立了“光力学说”“数学模型”,什么“大道至简纵览全局的‘统一理论’”等等,他们提出的所谓“理论”哪一个有真正的数理逻辑支撑?哪一个有实验或者观测数据支撑?
爱因斯坦与“民科”毫不搭架,他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后人。
艾尔伯特·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获得苏黎世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因此有着深厚的专业背景。他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工作期间,在工作之余,如饥似渴的学习和了解世界上最前沿的科学发现和理论,在此基础上,于1905年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后来他离开专利局到大学任教。1916年,它发表了《广义相对论的基础》的论文,从此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最重要基石。他的一生都是遵循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不断的努力去发现大自然更高层次的规律。
爱因斯坦的理论充满了严密的数理逻辑论证和前人实验数据的精密总结,其设定的公式和定理经过100年全世界科学家的检验和观测实验,得到的全部是支持结论,没有一例反证能够哪怕证伪其中一个小小片段。根据爱因斯坦的科学预言,被一个又一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所验证,如此高深的前瞻性理论凭什么说没有数学推演?
有人说,爱因斯坦的理论没有什么作用,这种认知要么就是科盲,要么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事实上如果没有爱因斯坦的理论,就根本没有现在的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现在的科学研究,不管哪个分支,都直接或间接受到爱因斯坦理论影响,离开了爱因斯坦的理论都寸步难行。
根据爱因斯坦一生追求科学的精神,同时追求民主自由的理念,他与所谓“民科”怎么能挨上边呢?爱因斯坦逝世前留下遗嘱,死后不留骨灰和坟墓,骨灰撒在永远保密的地方。他用这种方法,防止后人将他的墓地作为圣地,不愿意让人们纪念和崇拜。这种纯粹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后人。
因此爱因斯坦不是“民科”,而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没有之一。
结论:科学没有“民科”和“官科”之分。
说了这么多不知大家明白了没?实际上并不存在“民科”和“官科”之分,只存在反科学和科学之分,而现在网络上所谓“民科”实际上是反科学的代名词。
真正的科学发现和研究,不管你在哪个旮旯里,不管是在荒山野地还是山洞丛林,不管是官方机构还是民间草野,只要你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得到发现、发明和理论,并且敢于愿意让科学界广泛认可的机构验证,让世界上任何人用科学方法验证证伪,最终得到世界科学界广泛认可,这个成果就是科学成果,就会得到全人类(除了“民科”或具有“民科”思维的人)的承认和尊重。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