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对地球的深入探索,越来越多的新物种被发现,比如今年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科学家发表一篇学术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他在鲑鱼的身上发现了一种名为“鲑居尾孢虫”(H.salminicola)的寄生虫。
这种寄生虫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不靠氧气来生存,而这一发现推翻了真核生物生存必须要氧气的常规认知。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一种在“沙漠”中生存的鱼,当然,这种鱼肯定不是在沙土上游动的鱼,它也是一种离不开水的鱼。
“沙漠”鱼。
小伙伴们肯定都觉得大熊猫是国宝,在全世界都非常稀有,但是有一种动物比熊猫还要稀有,它的数量只有38条,这到底是哪种动物呢?
在北美洲海拔最低、最干燥、最热的地区,有一片沙漠谷地叫死亡谷,在死亡谷东部96公里处,奇迹般的有一个洞,洞里有一层地下水,这个洞被人们称为“魔鬼洞”,在“魔鬼洞”里生存着极其稀少的沙漠鱼,这是全世界栖息地最小的脊椎动物。
根据地质学家的勘测,魔鬼洞水潭目前长约20米,宽约3米,其最深处大概有130米,这个洞穴至少在50万年前就已经形成了,而这些沙漠鱼则是在洞穴中生存了5万年左右,可能是因为地震的原因,洞穴顶部坍塌才让它重见天日。
沙漠鱼的体型比较小,大约只有2.5厘米,与人的一截手指头差不多大小,一般情况下,沙漠鱼全身呈现的是灰色,而当处于交配季节时,雄性沙漠鱼可以变成蓝色,且浑身发亮以吸引异性的目光。
沙漠鱼的学名为“魔鬼洞鳉”,或称“魔鳉”,是硬骨鱼纲辐鳍鱼亚纲鳉形目下的一种鱼类,而鳉形目下的鱼绝大多数都为热带淡水鱼类,在美洲、亚、非洲的热带水域中比较常见,比如我们常见的观赏鱼食蚊鱼就是与它同目的鱼类。
因为沙漠鱼所在环境的封闭性,因此沙漠鱼拥有一些奇特的生理特征。
首先,魔鬼洞虽然有水,但是水中的氧气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而鱼在水中需要呼吸,如果氧气不够鱼就会来到水面呼吸,而沙漠鱼却进化出了不一样的特性,可以完全适应缺氧环境甚至是无氧环境。
如果水中的氧气过多的话,沙漠鱼还会因为氧中毒而死;其次是食物,在水中氧气含量比较低,而且环境温度又较高,所以水中可以生存的生物非常少,然而沙漠鱼却在这样高温、低氧、食物匮乏的环境下顽强的生存了5万年。
“沙漠鱼”的现在怎么样了?
沙漠鱼第一次被人类发现的时候,数量大约为500条左右,但是到了 2006 年时,当科学家再次对沙漠鱼进行统计的时候却发现只剩下了38条。
而沙漠鱼数量的减少与我们人类的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人口增加导致人类的栖息地外扩严重,再加上人类大量的使用地下水,造成了魔鬼洞中的水位下降,然后影响到了沙漠鱼的生存,目前沙漠鱼已经是濒危物种,濒临灭绝了。
为此生态学家们决定拯救沙漠鱼的族群数量,建立了三个仿魔鬼洞穴环境的“避难所”,在,在这三个新建的环境下,沙漠鱼的数量确实得到了一个保障,有效的防止了沙漠鱼的灭绝。
但研究发现,沙漠鱼的外形特征受环境影响的因素较大,除了适应沙漠环境外,如果把它转移到另一种相仿的环境,则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科学家们把这个现象称为表型可塑性,大概是指同一基因型受环境的不同影响而产生的不同表型,简单理解就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现如今,已经在魔鬼洞挣扎了5万多年的沙漠鱼依然没有放弃,还在坚持,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我们人类不得不佩服!
总结。
沙漠鱼已经处在一个濒临灭绝的边缘,如果人类不好好保护的话,沙漠鱼极有可能会走向灭绝。不仅如此,每天都有物种因为人类活动而灭绝,如今物种灭绝的速度已经可以比得上几次物种大灭绝的速度,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反思自己。